欢迎来到97高考网!

复读学校全国城市

咨询热线 400-155-6338

位置: 首页 > 报考院校 > 志愿填报

2023年高考填报志愿流程,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时间:2023-02-15 16:44:26来源:97高考网

关于2023年高考填报志愿流程,高考志愿填报技巧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选整理的2023年高考填报志愿流程,高考志愿填报技巧相关内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高考志愿填报实用技巧

1、平行志愿梯度要拉开

现在的高考报志愿大都是采取的平行志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平行志愿是依次投档的,如果你的志愿都是没有区分度的学校,那么很可能会面临,全部投档完后未被录取,然后退档的情况。志愿填报只有一次机会,大家要考虑到志愿之间拉开梯度,保证自己能被录取。

2、服从调剂,增加录取机会

如果在志愿填报时候,没有勾选服从专业调剂,一旦报考专业录取满了,就失去了校内调剂的机会。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服从专业调剂,也会有可能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对于是否调剂,大家要统筹考虑,是希望能够去大学,还是去追求喜欢的专业,一定要做好取舍。

3、不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大家最为关心的就是什么专业好。有不少家长和考生,一味追求热门专业,也不考虑个人兴趣爱好,结果去读大学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

另外,热门专业,由于报考的人数比较多,往往会出现扎堆现象,如果你的成绩不是很高,那么就不要盲目追求热门。

2023高考如何进行志愿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一、信息搜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报好志愿,首先得搜集信息和资料,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

(一)搜集信息内容:(一般有以下5个方面)

1、政策信息

填报志愿首先要了解招生政策和规定,特别是与填报志愿密切相关的政策和规定。

一个是国家的政策,比方说,教育部每年要发布一些当年高校的招生文件。

2、招生形势

了解招生形势,有助于整体把握填报志愿的原则和方向,避免主观臆断。招生形势包括当年招生改革的一些重大举措、新的管理办法、本地区各科类报考人数、各批次各科类招生计划数、录取比例等等。

3、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是高校有关招生方案、招生计划和录取规则等的政策性承诺,了解学校的招生章程对科学填报志愿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招生章程通常包括院校的地理环境、建筑面积、历史沿革、专业设置情况、学科优势、师资力量、院士及教授人数、博士硕士授予权、在校学生人数、奖贷学金的设置情况等等。应尽可能收集并细读自己想报院校的招生章程。

4、批次线和学校调档线

应收集近年各批次各院校在本省(市)录取的第一志愿考生人数、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并结合自己成绩进行分析。对于考后知分填报志愿,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还应准确掌握今年本地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了解以上信息,有助于分析预测各招生院校的调档线和自己高考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5、相关科目成绩

相关科目指的是与所报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高考科目。相关科目成绩优秀,有利于所报专业的录取,反之,所报专业的录取机会就会降低。各招生院校在历年的招生录取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专业,对高考相关科目成绩可能会有一定的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也应该注意收集研究此类资料和信息。

以上列举了这些,当然还有其它需要了解的,建议各位家长朋友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搜集。

(二)学习搜集信息资料有那些途径:

一是省考试院的官方网站,需要必须看而且要常看,它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是看准备报考高校的官方网站,因为它介绍了学校的招生计划、专业计划,还是详细了解该学校一般情况的重要便捷途径。

三是考试院发的《报考指南》、《招生计划》、《招生章程》、《录取分数分布统计》等。

省考试院发的《报考指南》,上面关于政策、条件、加分、怎么录取等原则性、规则性的东西说得很详细,那本书最关键的就是有近三年高校在本省招生的分数统计,可根据前面三年的数据测算今年你所报的这个学校在本省预计的提档线。

其它的小道消息,甚至有些报纸做的宣传可能都不太准确,切勿信小道消息和传言。

二、自我定位

全国两千多所高校,分不同档次、不同性质,每个学校都看,都搜集,那得费多少时间啊,如果咱只想报好自己孩子的,就没那必要了吧。

那如何从这么多的学校里找出适合自己的大学呢?首先要自我定位,划出和自己分数相匹配的大学范围,这样有针对性的去搜集,才能少走弯路,节省时间。

自我定位要有个依据,不能凭想象,本来是三本的水平,只想上985、211也不现实,瞄着这些学校看半天也只能是增加些知识,分数不够人家也不要咱啊,白白的浪费时间。

那如何进行自我定位呢?我的经验就是依照各次大型考试(含月考、质检考试、模拟考试)成绩和名次定位。

高考志愿填报要看“多年分数线”

填报志愿时有很多考生和家长关心高校去年的录取分数线,实际上,考生不能只参考上一年的录取分数线等相关数据。高考某一年的录取数据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比如受“大小年”、考生所在地高考试题难度、评分情况、考生填报志愿情况等因素影响。考生和家长最好参考高校在当地前3~5年的数据,从中可看出高校的整体分数趋势,以便全面、准确判断。

考生和家长在使用某高校专业录取数据时,也应参考该校前3~5年的数据。这个数据能充分地反映该专业的专业热度,考生可以参考专业的冷热程度,根据高校的专业录取规则,结合自己的分数,再决定自己要报考的专业范围。

“录取平均分差”比“录取分差”更具参考意义

考生在参考高校或者专业往年的录取资料时,不能简单地以高校调档线、录取分数线、专业录取分数线为依据,而要把这些数据与相关年份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进行比较得出相对分数(相关院校录取分数线减去相应批次省控线),并且与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当年省控线的相对分数(考生高考分数减去相应批次省控线)进行比较。一般将高校录取最低分减去当地相应批次省控线所得的分差简称为“录取分差”,将高校录取平均分减去相应批次省控线所得的分差简称“录取平均分差”。

高考成绩公布后几天填报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方法

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们一定根据自己的成绩,先选择学校还是专业,知道怎么正确的去提高我们的志愿填报成功率。认清自己,知道自己适合学习什么专业,不要你觉得什么专业好,就选择什么专业,如果你没有兴趣的话,这个专业的知识你也是学不好的,你选择的专业,就是你以后要走的路,所以我们在填报志愿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可以去学校的去查看一下,历年的分数线,和每个专业的就业情况,我们选择学校都会根据地域、经济等一系列因素,如果我们决定好了,最好就不要更改,有很多时候,我们更改的志愿,可能并不是自己真正想学习的专业。

最后,在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的时候我推荐你使用《读文库志愿》进行模拟填报。

2023年高考填报志愿流程

2.查阅招生信息。考生应根据吉林省《2023普通高校招生指南》(上、下册) ,依据本人高考成绩、排位信息,选择合适的招生院校和专业进行填报。

3.对照体检要求。考生要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和本人体检情况,选择合适的专业填报。对于规定不宜就读的专业,考生不应填报。如因此被高校退档,后果由考生自负。

高考志愿填报要看什么

看位次:分数固然重要,但位次更为重要。学校录取学生时,会按照学生的位次依次录取。出分前各个省份都会公布一分一档表,来供家长和考生参考,可以结合这个表格,找到自己所对应的位次,再参考心仪院校去年的位次,即可做出选择。

看线差:线差顾名思义,便是各个批次的分数差。选择心仪的院校与专业,随后进行数据分析,可以查看学校往年的线差,只要比去年的线差大,你的录取概率会很大,若比去年的线差小,那么你的录取几率就很小。但要多方面考虑,综合出近几年的线差,进行多次比较。

看招生计划:各个高校都在扩招,只是高校间扩招的具体名额不同,有多有少。若所在院校的招生计划变多,可能录取分数会相应地低一些,如果招生计划不变或变少,可能录取分数线就要高一些。但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不同,招生计划自然不同。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的排列顺序是:院校、专业、是否调剂。在院校的顺序选择上一般是把最喜欢并且最想要报考的学校排在最前面,专业顺序的选择也是把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并且比较有优势地位的专业排在前面一些,对于是否服从调剂的问题要结合自身的高考分数来决定。

广西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信息

一、2023广西哪个大学排名好

二、2023年广西最好的大专排名

三、211大学2023年广西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

填报高考志愿的技巧

(1)从投档规则来看,第一志愿优先于第二志愿投档。也就是说,最先投第一志愿,在第一志愿中已经完成了招生计划的学校,一般就不再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了;只有当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才会录取第二志愿考生。(采用院校志愿分数级差录取第二志愿高分考生的另当别论。)

(2)从每年招生录取的实际情况来看,第一志愿的录取率较高。如各地近几年各批次录取的第一志愿考生人数一般占全部录取总人数的60%以上,第一批本科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率更高,达到了80%以上,有许多名校更是达到了100%。这些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学校,完全不需要录取第二志愿考生。

(3)从填报第一志愿的效果来看,如果一个高考成绩达到了一本线的考生,将第一志愿填好了,就能录取到一本的院校;如果第一志愿没填好,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就很有可能落选到二本院校。

2023年高考填报志愿流程,高考志愿填报技巧这些都是我呕心沥血整理的2023年高考填报志愿流程,高考志愿填报技巧,希望能对你有用。

文章标签: 高考艺术生报考技巧   高考分高考复读技巧   高考选择高考复读技巧   

免责申明:本文由97高考网代为发布,不代表97高考网立场,资讯内容观点均来源于互联网,只作为初中、高中、高三、高考复读学校、艺考等知识科普,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97gaokao.com/baokaoyuanxiao/zhiyuantianbao/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