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7高考网!

复读学校全国城市

咨询热线 400-155-6338

位置: 首页 > 高考备考 > 高考押题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预测,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

时间:2023-02-15 17:03:39来源:97高考网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预测,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最近很多人在关注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预测,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语文月刊2023年8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很多家长赞同补课:一是校内知识并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缺少个性化;二是教学大纲并不一定是学生升学择校需求的;三是教师教学方式参差不齐,并不适合所有学生。

基本上,我是不太赞同学生去补习的

我不否认给公式、套解法,是目前能帮孩子最快得分的方式,但是,这也是扼杀思考和创造力的最有效的方式!

被家长投诉:不套用公式就是浪费时间!

刚考上大学数学研究所的时候,我在一间知名的补习班授课。我当时教的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帮助他们通过当地中学资优班的入学考试。资优班入学考试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有相当难度,所以需要提前预备,这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我一直认为“数学的根基在于理解,而非公式或解法”,为了避免让学生学习太多他们不理解的公式,我宁可绕“远路”,用大量讲解帮助学生明白。常常不借助具体公式,而用其他方法,解出题目的答案。

一下子切换到我的课堂时,他们吓一跳,一直期待有公式的出现,却总是没有看到简单的公式。每一题都要花时间想,这对于他们这群想要考资优班的学生而言,是非常“浪费时间”的!

这个时候,不少家长也发现了:

“为什么孩子的课本上,没有看到任何公式?是不是这个老师在混啊?一定是没有认真教,才会连公式都不给学生!”

“上数学课怎么可能连一点公式也没有!可不可以提醒老师认真一点?”

最后,主任也只得约谈我。我表明我的理念,并说我会坚持这样的教法。主任无奈,就要求我把课内的数学交给他,由他来上,我只要继续负责其中比较难的试题部分……

让学生记理解不了的公式,是在不断强化“数学很难”

通常我下课后,都不会立刻离开,而是稍微留下来,了解一下孩子的学习状况。除了解答一些学生的问题之外,更是从和他们的互动当中,了解、修正自己的教学方式。

有一天,一个学生特意留下来,对我说,“老师,你刚开始教我们的时候,我都听不懂,因为没有公式可以代。但是一个月后,我慢慢理解你的教法,我才发现我开始懂数学了。”

我很欣慰,他用了“懂数学”这个词,要知道,他以前只关心自己能不能算出数学题,拿高分。

他接着说,“可是上周,主任教我们一个问题,让我很困惑……从1+2+3+...(一直加到)...+10,他让我们用第一个数,加最后一个数,然后乘以10,再除以2,就是答案了。我知道答案是对的,但是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很好,你已经会开始思考为什么了。主任都没有解释原因吗?”

2023高考语文作文预测二

高考语文作文真题

试题内容:

21.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校学生会成立新社团“悦读会”,要拟一则招新启事。请你围绕“阅读带来审美愉悦”这一宗旨,为启事写一段话。要求:语言简练,有吸引力。

(2)核酸检测排队时需要两米安全距离,一些社区为两米间隔线设置了安全贴心、形式多样的标志,有的是撑起的晴雨伞,有的是贴在地上的古诗词图片。请你选择一个检测点,依据其环境特点,设计两米间隔线标志,并写出设计理由。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

(3)请以“像一道闪电”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点评:难度系数4.7。器,归根结蒂也是价值的体现。但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人才的建设过程。这篇作文的落脚点较多,写人才或者学习可能成为大多数学生的选项。当然,如果有学生古文功底深厚,以古鉴今,或可出奇制胜。

高考语文作文必备模板有哪些

首段引出话题展示文采二段说理,对话题进行发散三段举例说明观点态度四段承上启下,并再一次出现话题原词原句这样就不会离题了五段再一次的例证六段再一次的过度,并总结你的观点态度七段来一个精采的结尾,并再一次出现话题原词原句这就是七段法了,这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作文一般的和不一般的都适用,这方法的关键是首与尾段的精彩词,你可以多看人家作文的首尾段再总结一个通用的开头和结尾就可以,不过这要花相当大的功夫,怕麻烦的还可以搬好的过来直接用就行了,但就不主张,加油吧,一定行。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2、作文网对各地高考作文提供海量优质作文,作文内容以各地高考作文为话题体裁包含了记叙文,说明文,读后感等形式有400字作文,600字作文,800字作文。

3、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真题由于高考改革和各地高考的差异性,2023年全国高考试卷共分为7大类全国乙卷适用于4个地区 河南。

4、2023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各命。

全国各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冯骥才经历过两次转型:从绘画转到文学,又从文学到文化遗产保护。在1970开始的新时代文学大潮中,他放下画笔,用文字记录一代人匪夷所思的命运。1990年,他又转而投身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这个时代文化的使命首先是抢救。历史文化是一次性的,我们现在留下多少,后人就拥有多少。”。

材料二:

1980年,十九岁的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献身教育的使命感让支月英一直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点亮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灯塔。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预测

滴水成海,汪洋恣肆;星火燎原,如火如荼。

大家都知道“水滴石穿”这个成语,也都知道“一屋不扫,何扫天下”的故事。这其中蕴含着一个哲理: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一个乞丐躺在路边,前行的人谁也没有注意,即使有人看见了,也没有激发“恻隐之心”而继续前行;而当一个人好奇或者关怀地去看乞丐时,奇迹就发生了,周围的人就都会慢慢地围上来,由一个人变成十几个、几十个、百十来个,以至于无数;人们的行为也就逐渐由原来的好奇、关怀演变成一种大范围内的良好社会风气,于是量变引起了质变。

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小改变会成为大转变。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这个道理体现得更为明显。一位同学学习成绩一般,他也不在意,但当老师谆谆教导之后,他痛定思痛,决定振作精神,改弦更张。于是乎,每天学到12点,把当天所学的知识一字不漏地弄通弄懂弄透。就这样一天天地坚持坚持再坚持,终于他由班上的40名渐渐升至29名,最后一跃而为第五名,老师、同学、家长都对他刮目相看。直至在高考中,他居然考上了重点院校,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令人为之感叹!这不就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发生质变的典型事例吗?如果没有这位同学一天天的努力,没有他不断的改变自己,怎么会有高考中取得的“大转变”呢?

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没有一块块砖石垒砌,怎会有“高楼入云端”的壮丽景象?无垠荒漠,如果离开了一粒粒沙子,又怎能绵延无尽?大海浩渺无边,如果没有一颗颗水滴,又怎会永不干涸?……让我们重视“细小”吧,没有一个个“细小”的累积,又怎么会有“宏大”产生?

让我们永远牢记:滴水能成海,星火可燎原!

以上就是关于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预测,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的相关介绍,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大家有问题一起交流。

文章标签: 高考作文跑题高考复读   高考复读高考作文   高考复读作文题目   

免责申明:本文由97高考网代为发布,不代表97高考网立场,资讯内容观点均来源于互联网,只作为初中、高中、高三、高考复读学校、艺考等知识科普,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97gaokao.com/gaokaobeikao/gaokaoyati/1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