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2023各省高考成绩查询及志愿填报时间问题,以及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2023各省高考成绩查询及志愿填报时间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高考后的估分填报志愿
所谓估分填报志愿,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6月中旬,即高考刚刚结束,但考分究竟是多少还不知道,其他重要信息也不知道,考生只能根据对自己高考成绩的估计来填报志愿。
据分填报志愿
分批次填报志愿的,所谓据分填报志愿(有的地方将其称之为看分填报、出分填报或知分填报),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6月下旬及7月上旬,即高考考试分数已经知道,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及考生的排序位置等重要信息也已经知道,考生可以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填报高考志愿。

2023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网站
2023北京高考本科何时批准填报志愿,北京本科批志愿填报入院时间表
2023北京高考专科什么时候填报志愿,北京专科志愿填报入院时间表
北京高考志愿我可以申请几所学校,2023北京高考志愿填报多少?
2023北京高考平行志愿政策解释 可以填写多少所学校和招生规则
2023北京高考志愿填报地铁列车时刻表 贴上本科专科预先批准志愿填报时间
北京高考志愿模拟充装系统网站入口,2023北京高考模拟填报志愿如何填写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第一个阶段集中填报志愿时间6月25日8:00至6月28日17:00
第二个阶段集中填报志愿时间8月8日8:00至8月11日17:00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在填报志愿短短的几天时间里,要分析地域冷热、院校冷热、专业冷热,显然比较仓促,因此考生和家长应该早为志愿准备,多留意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留意行业发展的新潮流,留意各地经济发展的重点及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潜在需求信息。
2.从就业市场的现状与前瞻分析专业的冷热。发展势头强劲,前景看好的行业,容易成为报考热门;容易考公务员或进入科研院所、国企的专业容易成为报考热门。社会需求少的长线专业或工作条件艰苦的专业则在报考时相对冷门。
3.天(津)南(京)(上)海北(京)历来都是考生报考的热门地区,报考难读很大,考生分数若没有绝对的优势,尽量不要尝试,可退一步选择东北和西北地区的高校,在这些地方也能挖出“黄金”,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流程
第一步:阅读招生计划
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的是,有些高校对填报志愿的要求以及一些有特殊规定的院校和专业进行了提示,考生一定要全部阅读。
第二步:拟定志愿草表
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再按志愿草表上的内容上网填报,可以减少在网上反复修改的次数,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第三步:登录指定网页
登录省招办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如果网络管理员已经将网报地址设置为浏览器的主页,打开浏览器就可以啦。
第四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要输入初始密码,初始密码是考生本人的身份证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再点击“登录”按钮即可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第五步: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
第六步:选择批次填报志愿
先在网页上点击“填报志愿”按钮,选择要填报的批次进入填报页面,例如,你要填报第一批本科志愿,就点击“第一批本科”,进入第一批本科志愿栏,按志愿草表上的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填到一本志愿栏内。
填完一本志愿后,如果你还要填报二本志愿,就点击“第二批本科”,进入第二批本科志愿栏填二本志愿。不同批次不同序号的院校志愿和不同序号的专业志愿要填到对应的志愿栏,每个志愿要与志愿栏一一对应,千万不要错栏错位。
第七步:检查核对
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输入完毕后,点击“下一步”按钮,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你填的代号转换成相对应的院校和专业,屏幕上会显示你填报的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这时候,要阅读屏幕上的提示信息,
仔细核实显示的学校和专业是不是你想要填报的,如果不是,或出现红色字体显示的“无效院校”或“无效专业”就说明填错了代号,一定要按正确的代号更正,要不然就张冠李戴了。如果要修改或补填志愿,可以点击“上一步”按钮,返回到填报界面进行修改或补填。
第八步:保存志愿信息
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按钮,只有点击了“保存”按钮,填报的志愿信息才会储存到网报系统中;不点击的话,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没有填报志愿。每一个批次的志愿填好后,都要点击“保存”按钮,保存这个批次的志愿信息。
第九步:查询志愿,退出系统
把需要填报的各批次志愿全部填报完毕后,点击“查询志愿”按钮,可以全面查看各批次志愿填报情况,检查所填批次、院校、专业志愿是否完整准确,是否存在无效院校志愿或无效专业志愿。如果没有问题了,点击“安全退出”按钮,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
高考本科志愿仍在考前填报
3.2023年改革前的准备工作
(1)公布2023年高考高招综合改革方案;
(2)研究并确定公布2023年本科招生院校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及成绩要求的方案;
(3)英语科目社会化考试命题,标准化考场建设等工作;
(4)制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
(5)利用会考成绩进行高职有条件注册入学探索;
(6)调整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和评价结果报告方式
2023高考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①认真阅读、领会当地当年发布的有关高校招生的各类信息,熟悉招生政策和规定。
②仔细阅读当地当年的招生专刊上刊登的招生专业目录以及考生填报志愿须知等,了解院校的办学性质、收费标准、所属批次,掌握填报志愿的其他要求等。
③通过有关院校的网站和宣传资料,了解高校的办学地点、专业设置、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培养方向等。
④仔细查阅有关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对进档考生的排序办法、录取规则等。
⑤了解《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及院校招生章程中有关院校和专业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避免因身体原因填报不当造成院校退档。
夏季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事项
1.考生如何理解“专业(专业类)+学校”的志愿模式变化,有哪些特点?
我省将在普通类的常规批、艺术类本科批的统考和联考专业、体育类的常规批,实行“专业(专业类)+学校”的平行志愿,与原来以学校为单位的志愿模式发生了变化。考生填报志愿也会发生变化。
第一,填报的基本单位发生了变化。以前的模式下,主要是以学校为单位,然后在这个学校的范围内选定若干招生专业,学校是根本和基础。新的模式下,考生可以具体到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就是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选择更加精准,突破了学校的限制,更加突出了专业的重要性,专业是关键和基础。
第四,取消了“因不服从调剂而退档”。以前的志愿模式下,部分考生因不服从院校的专业调剂,而被投档院校退档。“专业(专业类)+学校”取消了专业调剂,考生不必担心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了,考生也因此不会存在“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而退档”。
另外,“专业(专业类)+学校”的模式仍然是平行志愿,与原来院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相比,仍然有一些共同的规则。
第一,平行志愿投档原则都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即先从最高分(位次)考生开始,依次检索和投档。“专业(专业类)+学校”的平行志愿,是从高分考生开始,依次检索,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专业类)为志愿单位投档。
第二,志愿顺序对考生有先后之分。对考生来说,专业平行志愿投档依据考生位次、志愿顺序进行。计算机对考生所填报的96个志愿依次进行检索,先检索第一个志愿,符合条件就投档,不符合条件立即检索第二个志愿,以此类推。一旦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志愿并投档,后续志愿立即同时失效。所以对考生来说,精心安排志愿次序非常重要。当然,平行志愿的每一个志愿,对考生来说都是第一志愿,不管被第几个志愿录取都是第一志愿。
第三,平行志愿投档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专业平行志愿均实行一轮投档,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被投档到其中一个专业志愿,其余专业志愿即失效。即使考生被投档的专业退档,也不会再参与后面志愿的投档,需要在下一次重新填报志愿。
2.2020年志愿填报会为考生提供哪些信息,查询渠道分别是什么?
二是招生高校的招生章程。认真研读报考院校当年招生章程,其中特别是各专业对考生的要求,如体检、外语语种、单科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选考科目要求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一定不要填报,否则一旦投档到某个高校的专业,又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的要求就会造成退档。考生可登录高校的官方网站或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查询。
三是往年的专业录取情况。填报志愿前,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将发布前三年各院校专业(分文理)录取平均分、最低分和相应位次(或名次)等信息,供考生做参考。
四是2020年考生成绩排序信息。对普通类考生来说,提供“1+6”成绩的有关排序信息,“1”是指2020年高考总成绩,“6”是指6个选考科目每个科目的成绩,如一分一段表。参加艺术、体育专业考试的,还提供艺术类统考综合成绩分段表、联考综合成绩分段表,艺术类统考专业成绩分段表,体育类综合成绩分段表等,填报志愿前将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公布。
3.2020年填报志愿查阅上述信息时,应该注意什么?
对于我院以及高校提供的查阅信息,考生要科学辩证使用,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必须严格依据的信息,包括招生计划和高校招生章程。招生计划的院校及专业名称、代码、选科要求等信息都是考生填报志愿的直接依据,高校招生章程中对于考生体检、外语语种、单科成绩等的要求也都是严格的。考生必须严格按照这些要求填报志愿。
第二类是供参考的数据,比如考生的位次信息、往年各专业录取情况。这些信息可以为考生2020年填报志愿提供一些参考。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位次及往年情况,做一个大致定位。但是也应认识到,往年的录取情况是在文理分科、以院校为单位的投档录取模式下的录取结果,改革后新的录取模式下,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这些数据不能直接拿来对照选择学校和专业。
4.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填报志愿时,考生首先应对自身情况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能盲目攀高,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结合实际,综合分析、科学选择。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
一是充分了解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全面了解国家和省招生政策规定,了解自己所属类别的志愿设置、志愿填报时间、投档录取规则等情况。
二是理性分析现有数据信息。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位次,理性参考往年招生录取数据等信息,初步研判报考的高校、专业层次大致在哪些范围。
三是综合考虑专业、院校、地域、类别等因素。可首选出考生喜欢、特长或优势的若干个专业,再考虑高校、地域等因素;也可首选出若干所高校,再考虑专业等因素;还可以学校和专业兼顾选择。
四是认真研读高校招生章程。高校招生章程是高校开展招生工作的主要依据,考生务必仔细研读了解。在研读分析高校招生章程的基础上,优化填报志愿备选名单。
五是筛选形成合理梯度的志愿预填名单。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选择足量的“专业(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
六是借助志愿填报辅助系统,使用选考科目、院校地域等筛选功能,提前将志愿选好导出志愿预填表。在填报志愿规定的时间,将志愿预填表导入志愿填报系统即可实现正式填报志愿。
5.在加强对考生填报志愿指导方面还有哪些安排?
二是及时发布填报志愿相关参考信息。我院将及时发布往年各专业、院校录取情况,招生计划,考生位次等信息供考生参考。
三是为考生提供志愿填报模拟演练。后续将安排志愿填报模拟演练,供广大考生提前熟悉志愿填报方法、流程、操作办法等。
四是提供志愿填报辅助系统。改革后,“专业(专业类)+学校”的志愿模式下,考生志愿填报的针对性更加精准,需填报的志愿数量大幅增加。为更好帮助考生科学、精准、高效填报志愿,参考上海、浙江的经验,我院将为考生提前提供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通过辅助系统,考生自身选科要求所能填报的专业全部精准呈现,考生可进行专业筛选、院校筛选等一系列搜索、查询,并可提前将志愿选好导出志愿预填表,正式填报时一键导入即可。
三、春季高考改革
2023各省高考成绩查询及志愿填报时间
填报高考志愿的注意事项
1、明确学习方向,正确处理好选学校与选专业关系
2、拓宽信息渠道,全面准确地掌握填报院校和专业信息
在高考志愿填报前,考生要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这是填报志愿的基础,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2根据自己所报考的类别,收集相关院校的具体招生政策。
2.2.1是参考省教育考试院所编发的招生计划书上的院校信息;
2.2.2是通过登陆院校了解相关院校的招生信息;
2.3既要了解报考院校的“共性”,更要了解相关院校的“个性”,即各院校的录取规则。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2023各省高考成绩查询及志愿填报时间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