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2023异地高考政策有哪些,需要满足哪些条件,2023异地高考报名最新政策:高考户籍在,但在外省就读 学籍在外省的应届毕业生,如在报考,须在户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直属报名点报名。
异地高考社会评价有哪些
门槛设置
社保“门槛”多为3年
记者发现,北京、天津公布的是“过渡方案”;而贵州、安徽均为“暂行”;辽宁、湖北、海南等则称之为“试行”方案。同时,新疆的方案只针对2023年非新疆户籍往届中职毕业生,满足条件参加高职高考;内蒙古也是出台2023年前的方案。 在门槛上,安徽、福建、浙江、山东、江西五省份未对需“异地高考”的考生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提出条件。
社保方面,北京、上海、广东等11省不同程度地对考生父母提出了社保要求。其中,天津、上海社保年限尚未明确,其余省份社保年限多为3年。
另有8个省份没有明确规定父母或监护人的工作要求,6个省份没有提及父母或监护人的居住要求。
但在学籍门槛上,通常要求学生学籍满3年,但江西提出只有1年的高中学习经历并取得学籍即可,而河南只提到取得学籍,未提及学籍年限限制。
【解读】
熊丙奇:各地出台高考临时或试行方案,体现了各地积极探索的态度,但也说明地方政府在寻找平衡。
此时,如果开放引起高考移民或当地户籍人口不满,当地政府可在实施过程中随时调整门槛。
即使在尚未实行试点或临时方案的地区,也可根据执行水平调整具体的门槛。
而这些门槛设置,包括学籍、父母身份和学校等级,背后是流动人口数量,以及教育资源的差异和高考移民的权衡问题。

2023全国异地高考政策有哪些
2023年全国各省异地高考政策及报名条件汇总(更新中......) | ||
地区 | 异地高考政策要点 | 政策原文 |
北京 |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信息在2023年10月31日前由相关部门完成审查。其中,市公安局负责进城务工人员居住登记卡、居住证审核;市人力社保局负责工作居住证审核;市社保中心负责进城务工人员在京连续缴纳社保情况审核;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负责随迁子女考生学籍审核。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汇总各部门审核结果后,于11月5日前将审核结果下发各区,通过报名单位将审核结果书面通知考生及家长。 | 2023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 |
上海 | ||
天津 | ||
重庆 | ||
河北 | 在河北省就业的外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高考报名,在具备上述相应报名条件(户籍要求除外)的基础上,还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在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经常居住地(居住证所在市)接受高中段教育,至毕业时具有两年(含)以上连续就学记录(不含高中毕业后复读时间)和学籍;2.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居住证、《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 | 河北2023年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报名政策 |
山西 | 符合外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须在学籍所在县(市、区)招生办设立的报名点(站)报名、确认。 | 2023山西高考报名指南 |
内蒙古 | 区外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户籍从区外迁入我区考生,报名时应按要求提供家长从业、居所、纳税或缴纳社保等相关证明材料,打印《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区外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户籍从区外迁入我区考生家长具备条件审查表》,由人社、税务、房产、苏木乡镇(街道)等相关部门(单位)出具审核结论。 | 2023内蒙古高考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报名政策 |
山东 | 非山东省户籍的,应为具有山东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有完整学习经历的合格毕业生或结业生,且已按要求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注册的普通高中学生或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注册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 | 山东2023年高考报名条件及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报名政策 |
江苏 | ||
浙江 | 随迁子女在我省可报考普通院校、军队院校(军队院校地方计划除外),不能报考公安院校、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等需政审或按户籍实行定向招生的院校(专业),具体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 2023年浙江随迁子女高考报名政策 |
江西 | 江西户籍在省外就读的随迁子女考生如错过集中报名时间的,可凭就读地省、市教育考试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直接到户籍所在县(市、区)招考办申请补报名,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25日(艺术类考生截止11月19日)。 | 2023江西高考报名指南 |
福建 | ||
安徽 |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暂行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23〕65号)的相关规定,不具有我省户籍的随迁子女,在我省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并有相应学习经历,可在学籍地参加高考。相关考生不得在“流入”和“流出”两地同时参加高考报名。不符合我省报考条件的考生应回流出地报考。 | 2023安徽高考报名指南 |
河南 | ||
湖南 | 外省籍考生如不符合我省高考报名条件的,须及时关注户籍地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发布的报考动态并在规定时间返回户籍地参加高考报名;在外省就读的湖南户籍考生,如不符合就读地随迁子女高考报名政策,须在规定时间内返回户籍地所在县(市区)考试招生机构办理高考报名手续。学籍在我省的外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应提前向学籍地县(市区)考试招生机构提前咨询相关政策流程,提前准备报名相关材料,避免因准备材料错过报名时间及相关报名安排。 | 2023湖南高考报名指南 |
湖北 | ||
四川 | ||
云南 | 1、随迁考生在云南省报考须熟知云南省随迁子女报考相关规定,我省将在报名结束后开展随迁子女报考资格审核。2、随迁考生须尽快备齐相关证明材料,按报名确认点要求上交材料,以便录入信息进行审核。3、审核完成后,考生须在《云南省普通高考随迁子女报考资格审查告知书》上签字,并将告知书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留存联交回。 | 2023云南高考报名实施方案 |
贵州 | ||
西藏 | ||
辽宁 | 从省外迁入辽宁省的考生在我省参加普通高考报名,在具备基本报名资格的同时,还须符合以下要求:1.单人户籍考生(含和非直系亲属户籍在一起的考生):要求在辽宁省的户籍满三年(截止到报名开始之日)、辽宁省高中学籍为三年并有完整学习经历(截止到高中毕业),往届生须具有辽宁省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书。2.全家户籍考生(含和父亲或母亲一方户籍在一起的考生):要求截止到报名开始之日有辽宁省户籍,且截止到报名开始之日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籍满一年(往届生须具有辽宁省普通高中毕业证书)。 | 2023年辽宁高考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报名政策 |
吉林 | ||
黑龙江 |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黑龙江省高考报名,需填写《黑龙江省2023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高考报名资格审查表》(附件2)。报名确认时,考生须出具父母在我省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相关证明;考生所就读的高级中学校长、班主任负责审核确认考生连续实际就读情况并签字负责,考生所在县(市、区)招考机构负责审核考生学籍、考生家长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 | 2023年黑龙江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报名政策 |
陕西 | ||
甘肃 | 外省籍考生如不符合我省高考报名条件的,须及时关注户籍地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发布的报考动态并在规定时间返回户籍地参加高考报名;在外省就读的甘肃籍考生,如不符合就读地随迁子女高考报名政策,须在规定时间内返回户籍地所在县(区)考试招生机构办理高考报名手续。学籍在我省的随迁子女应提前向学籍地县(区)考试招生机构提前咨询相关政策流程,提前准备报名相关材料,避免因准备材料错过报名时间及相关报名安排。往届随迁子女考生报名时前一年资格审核有效,可直接到学籍地县(区)考试招生机构报考。 | 2023甘肃高考报名指南 |
宁夏 | ||
青海 | ||
新疆 | ||
海南 | ||
广东 | 符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广东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23〕137号)报考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 2023年高考报名指南 |
广西 | 满足上述1-3点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外省户籍学籍迁入人员(以下简称外来人员),如符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外省户籍学籍迁入人员在广西参加升学考试意见的通知》(桂政办发〔2023〕330号)以及自治区招生考试委员会、教育厅《关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外省户籍学籍迁入人员在广西参加普通高考的实施细则》(桂招考委〔2023〕32号)的有关规定,可在我区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统考。桂政办发〔2023〕330号和桂招考委〔2023〕32号文中“外来人员随父亲或母亲军转安置、工作调动(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人员工作调动)等正常迁入广西的,不受学籍、户籍条件的限制,可在广西参加普通高考”,特指不受学籍、户籍迁入的年限限制,但在普通高考报名时考生的学籍、户籍必须已迁入我区。 | 广西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 |
异地户籍参加高考需要满足哪些要求
1、外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严格按照《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普通高考有关事项的通知》执行。其中:申报材料第5、6条中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监护人)具有三年(含)以上合法稳定住所、稳定职业证明材料。
2、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公安厅、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教基43号文件要求,学籍注册部门应提供连续三年接受高中教育并有正式学籍证明;公安部门要提供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的居住登记等相关信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及时提供进城务工人员的三年以上在大同做生意的相关材料(如营业执照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