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7高考网!

复读学校全国城市

咨询热线 400-155-6338

位置: 首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山东高考改革政策解读,有什么内容

时间:2023-07-22 10:24:01来源:97高考网

山东高考改革政策解读,有什么内容,关于高考英语改革,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英语到底重要不重要。

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解读

17.PNG

18.PNG

19.PNG

20.PNG

21.PNG

22.PNG

23.PNG

2023年高考改革新政策解读

2023年,上海 浙江就率先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目前,河北 广东 甘肃 江西 宁夏 江苏 青海等多个省份已正式向社会公布了本地的招考制度改革方案。

河北、广东、江苏、青海等地明确将2023年作为高考综合改革的启动年份,2023年高考正式实行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也就是说,在这些地区,2023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将成为参加新高考的首批“吃螃蟹者”。宁夏、甘肃等地则将高考综合改革的启动时间定在2023年,新高考方案首次开考时间为2023年。

早在去年年底,教育部大学生司副司长王辉就表示,目前增加全国高考卷子使用的任务基本完成。安徽、福建等8个省份已申请从2023年起使用国家考试试卷,使用国家考试试卷的省份将从2023年的15个增加到2023年的26个。

据了解,2023年,使用全国统一命题高考试卷的省份为15个,2023年起增加了江西、辽宁和山东3个省份。一些专家表示,“全国一张卷”将为后续很多改革奠定基础,如异地高考问题,打破分省录取、打破录取批次、实现一档多投等。

外语可考两次

早在2023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就提出,外语考试不再在统考期间进行,而是以社会化方式进行。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每年参加一次以上考试,并将最佳成绩计入统考总成绩。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外国语学校教研室主任朱善萍认为,“一年两考的目的是增加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比如有的学生要参加理科竞赛,上半年要考试,可以下半年再考,还有就是万一考的不好,还可以再考一次,就是增加了一次机会。这样第一次考试压力不会很大,缓解了考试压力。”

目前,上海、河北、江西等地在这一阶段只能参加一次考试;浙江、广东等地可参加两次考试。

“3+3”高考模式

你还记得你的高考科目吗。

今后不一样啦,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3月7日首度解读广东高考改革方案,“广东版”高考改革方案确定,统一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同时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焦点一:力破终身考验。

几乎所有的高考改革都打破了旧时的文理分科,采用“3+3”模式。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数外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考科目成绩组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合格和不同等级来评判,每一门课程学完即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外语科目则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023高考政策新变化解读

1.高中分设两类考试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次考试分开进行,合格性考试涵盖国家课程方案中设定的14个科目,由省和市分别具体组织,是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等级性考试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由学生自主确定选择3门参加考试,由省统一组织考试,3科成绩要计入高考。

2.在选定的科目中,只有一次参加考试的机会。

各学科水平的考试时间,由省教育厅根据国家高中课程计划统一确定。

合格性考试14个科目分散在高中三年中,在相应课程结束后进行,随结随考,原则上高一年级2个科目,高二年级3个科目,高三年级9个科目,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各科目具体时间安排另文确定)。合格性考试每科目考一次,成绩不合格的考生可参加一次补考。

6门分级考试科目统一安排在4月份的高中下学期。

3.成绩不再以成绩表示。

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现。等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按获得本次考试有效成绩的考生总数相应比例划分等级,分为五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原则上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共25%,其中e等比例不超过5%。

内地藏文班学生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参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应当参照参加。

4.录取模式调整

现行高考仅依据统一高考成绩进行录取,此次改革调整为“两依据、一参考”,“两依据”是指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是指参考综合素质评价,首次将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评价体系。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增加了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也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提供更大空间。

文章标签: 高考   解读   山东   

免责申明:本文由97高考网代为发布,不代表97高考网立场,资讯内容观点均来源于互联网,只作为初中、高中、高三、高考复读学校、艺考等知识科普,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97gaokao.com/gaokaozixun/gaokaozhengce/77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