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年高考改革方案的政策解读,最新高考政策以及改革方案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选整理的2023年高考改革方案的政策解读,最新高考政策以及改革方案相关内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新高考最新政策及改革方案
1.2023高考录取考生的总分不分文科和理科。
2.改进初中学业水平测试的考试形式和方法。
3.增加高校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机会。
4.降低和规范考试加分。
5.高中水平测试涵盖所有主题。
6.综合素质评价已成为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依据。
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取消报名批次释放出一个好信号,但这并不容易,“
{6}杨东平教授认为,“当录取手段是电子化的时候,取消报名批次不存在技术问题,不再需要保留录取批次。”
“这就相当于置身于一个开放的自由市场,你必须利用学校的声誉、办学能力、综合实力,让应聘者选择你。”华南农业大学招生办主任李国章认为,取消录取批次,这意味着高校将更加注重自身实力“练习”。然而,在他看来,取消招生可能会挤满优质学校,再差一点的学校可能会“公地短缺”。“当招生计划比考生多的时候,竞争将更加激烈。”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总裁顾义礼认为,学校不分等级,取消批录取“绝对公平”角度,“原则上,这是对的”;但他也相信,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关键是不打破批次录取,是关于“在招生方面给予学校足够的自主权,学校可以自主、高效地选拔人才,学生可以参加不同的考试,选对学校。”

高考政策改革方案2023
地区启动时间执行时间高考政策改革方案
北京2023年2023年1、从2023年秋季入学高一起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英语听力考试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实行机考;3、取消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并;4、自2023年起,推进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5、2023年调整统一高考科目,实行"3+3",探索"两依据、一参考"。
天津2023年2023年1、取消文理分科;2、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科目6选3;3、英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4、探索"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
山东2023年2023年1、2023年英语科目使用全国卷,2023年语文和数学使用全国卷,2023年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2、2023年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3、未来"一批""二批"合并,除提前批次外,不再分批次录取。志愿填报由"学校+专业"改为"专业(类)+学校"形式;4、录取"两依据、一参考"。
江西2023年2023年1、不分文理科;2、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6选3";3、外语考试分为笔试和听力测试,高中生最多参加两次外语考试;4、高考总分满分750分,语数外每门150分,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5、2023年起建立江西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6、2023年起合并二三本,2023年起合并艺术二三本科批,2023年起进一步减少录取批。
海南2023年2023年1、2023年高考不分文理;2、2023年高考科目实行"3+3",选考实行"6选3";3、总成绩按标准分呈现,语数外每科原始满分150分,转换成标准分,自选3科每门满分100分;4、从2023年起,海南本科第一批和第二批合并录取,从2023年起,海取批次仅设本科批和专科批,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湖北2023年2023年1、取消文理分科;2、高考实行3+3模式,选考6选3;语数外用全国卷,自选3科用湖北卷3、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4、高考与高职招生分开;5、2023年实现"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6、探索分类投档、分类录取。
广东2023年2023年1、2023年高考文理不分科;2、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3、外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年两次考试;4、录取"两依据、一参考";5、2023年,广东高考全部科目采用全国卷;6、2023年,广东二本A线B线将合并。
江苏2023年2023年1、2023年高考“3+3”模式,文理不分科;2、统考科目语数外保持不变,选考科目由"6选2"调整为"6选3";3、英语将实行听力和口语一年两考,笔试两考还在探索;4、分值比480分高,接近700分;5、"小高考"13个科目均可考两次;6、2023年起,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高校加3分投档。
河北2023年2023年1、2023年高考文理不分科;2、高考科目实行"3+3";3、外语考两次;4、2023年起,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与第二批合并,以后逐步取消录取批次;5、高校招生"两依据,一参考";6、2023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实行新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7、2023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重庆2023年2023年1、取消文理分科;2、高考实行3+3模式,选考6选3;3、实行"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模式;4、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每年4月、6月)
湖南2023年2023年1、2023年起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2、2023年高考不分文理科;3、实行"3+3"的考试模式;4、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5、逐步试点取消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平行志愿投档方式;6、2023年开始构建"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
安徽2023年2023年1、文理不分科;2、统考语数外,选考科目为"6选3"或"7选3"。
黑龙江2023年2023年1、不分文理科;2、高考实行3+3模式,选考科目6选3;3、总成绩750分不变。
辽宁2023年2023年1、不分文理科;2、高考实行3+3模式,选考科目6选3;3、总成绩750分不变;4、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5、录取"两依据、一参考"。
吉林2023年2023年1、取消文理分科;2、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科目6选3;3、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4、等级性选考每年组织1次,高中生在校期间只参加1次等级性考试;4、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逐步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5、从2023年起,高校招生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探索一档多投。
贵州2023年2023年1、不分文理科;2、高考实行3+3模式,选考科目6选3;3、录取机制为"两依据、一参考"。
山西2023年2023年1、高考实行"3+3"模式;2、实行"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模式;3、外语"一年两考",较高一次成绩计入总分。
福建2023年2023年1、选考科目自选3门;2、探索"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2023年全面建立新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3、校招生录取模式逐步推行按专业"一档多投" 录取模式改革。
西藏2023年2023年年1、2023年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6选3";2、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3、高考总分660分,语数外每门150分,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70分;4、录取"两依据、一参考";5、从2023年起,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宁夏2023年2023年1、2023年建立高中考试招生综合素质档案,在自主招生中使用;2、2023年启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3、2023年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4、取消文理分科,选考科目"6选3",高考总分750分,语数外语每科150分,自选每门100分;5、外语考试一年两考。
广西2023年2023年1、2023年起广西统一高考不再分文理科;2、高考科目实行"3+3"模式,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3、外语科目(含听力)同年有两次考试机会;4、选考科目从政史地理化生6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科目之中任选择3科。选考科目安排在高三进行,每届学生只安排一次考试,每科满分100分。5、高考总成绩满分为750分。6、高校招生录取实行"考生总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方式。7、高职招生逐步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
陕西2023年2023年1、语数外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2、高考实行3+3模式,选考6选3,每科可报考1次;3、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4、实现“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5、坚持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条件成熟后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6、自主招生在本科一批正式投档之前录取;7、高职院校分类考试。
云南2023年2023年1、高考文理不分科。
甘肃2023年2023年1、2023年高考不分文理科;2、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科目6选3;3、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4、2023年出台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从2023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5、探索"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
青海2023年2023年1、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科目"6选3";2、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3、高考招生录取基于"两依据、一参考";4、2023年在各批次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并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浙江2023年2023年1、必考科目语数外3门,每门满分150分;2、选考科目实行"7选3"模式,每门满分100分,每科最多考2次;3、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4、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5、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6、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
上海2023年2023年1、不分文理;2、从2023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设置13门科目;3、2023年起,上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4、外语一年考两次,6月一次,1月一次。含笔试和听说测试,每人最多考两次,最好成绩计入总分;5、高考成绩由语数外3门成绩和自主选择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660分。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70分;6、2023年起合并本科一、二批,并按照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7、报考专科高职志愿只计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专科高职依据统一高考成绩进行录取。
不分文理科,高考总分由两部分组成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7个科目,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技术(技术只供浙江考生选择)六(或七)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同时对招生录取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12023年高考政策最新改革方案
有许多的学生是非常的想了解,2023年的是啥的,高考制度改革的计划有哪几个呢,网编梳理了有关讯息,期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全方位树立新高考规章制度
撤销文理分科、高中课业水准测验分数列入高考(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自1977年修复高考(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以来范畴最大、涉及面最广、难度系数最严峻的一次高考招生规章制度变革,正在由试点省份迈向全国性。权威专家觉得,2023年全方位树立新高考规章制度的目标不会太难实现,但是关键还要看考生与父母的收获感。
新高考将加强高考(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和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分由统一高考(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语文科目、数学科目、英语3个学科分数与高中课业水平考试3个学科分数构成;维持统一高考(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语文科目、数学科目、英语学科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科理科,英语学科提供两次考試机会;计入总分的高中课业水平考试学科,由考生依据报考院校要求和自己专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科目、化学、生物等学科中自主选择……
十九大象征、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今日表明,到2023年,中国将全方位建立起新的高考(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规章制度。
2023年高考(高等学校招生考试)“3+3”不分文理
最新高考政策以及改革方案
实行新高考“3+1+2”模式,平行志愿批次采用“专业(类)+学校”招生录取方式,不再设专业服从调剂选项,普通类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录取参考。
河北新高考语文科目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选择性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
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与往年相比,主要变化有:
一是增加了选考科目要求。改革前考生填报志愿时,同一个科类,考生基本可以填报拟报考学校的所有专业(有特殊要求的除外)。改革后,考生填报志愿须符合拟报考学校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能填报。
二是平行志愿批次的志愿单位、数量有所调整。志愿填报由以“学校”为单位,变为以“专业(类)+学校”为单位,即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不再设专业服从调剂选项。普通类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艺术类、体育类每次最多可填报70个志愿。
2023年高考改革方案的政策解读
1,变化一:部分省份高考时间2天堂变成4白天
这里特别提到外语科目的考试时间《2023根据年《普通高校招生条例》,实行“一年两考”的省首次实行新高考是1月8第二次测试将在7月8天。你可以自己安排第一次外语考试的时间。
据悉,天津市在考虑是否与普通高考同时安排等级考试时,已参考山东、海南等省。
实际上,高考时间的延长是由于高考或等级考试的进入。因为本次考试和普通高考都包含在高考总分中,为了保证本次考试管理标准与普通高考一致,维护考试的公平性,减少频繁考试对正常教学的影响对于其他年级的学生,本次考试特别纳入统一高考时间。
2,变化二:部分省份调整高考录取批次
2023年,河北省和福建省将第一批和第二批普通本科课程合并为普通本科课程,黑龙江省将第二批和第三批本科课程合并。
到目前为止,中国只有青海和湖南2辽宁、广东、河北、福建有三批本科生,浙江、上海、天津、山东、海南、北京有新高考。其余省份保留第一批和第二批本科生。(根据现有政策统计,如有变动,请参考各省最新公告。)
分批录取的结合,解除了初版、二版、三版考生心理的界限和障碍,拓宽了考生的选择范围,更容易按兴趣选择专业。而如果一些学校出现“大年小年”的情况,不受批次线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生“捡漏”的可能性。
3,变化三:艺术:提高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取消高校美术学术与设计专业
此外,2023在艺术类专业的考试中,除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艺术类本科院校(含少数参照实施的高校)外,其他高校不再组织美术本专业高考由省级科考和设计统一考试覆盖。
4,变化四:见习生:取消“省级优秀生”资格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2023秋季及以后进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不再具有保送资格。即2023此后,各高校将停止招收省级优秀学生。取消省级优秀学生资格后,如何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以非功利的态度重视综合素质的发展尤为重要。
5,变化五:高水平艺术团:取消“分数优秀考生不多”的优惠政策
与艺术类招生相比,高水平艺术团对学生相关艺术专业的要求更高。入学后,他们学习学校的一般专业。
对于高校高水平艺术团的招生,此前的政策一般要求,在生源省第一批本科最终模拟备案线中,招生人数不得低于我校20要点。对极少数艺术团考试成绩优秀的考生,高校可以适度降低文化课的录取要求,但不得低于原籍省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就是说,少数优秀考生可以获得省内多个本科线路的最优惠录取。
但是,2023从那以后,少数在艺术团考试中表现突出的考生最多只能享受到低于学校投档线的待遇20打折点,打折力度大大降低。
以往认为,进一步降低“少数艺术团考试成绩优秀考生”文化课录取要求的优惠措施,在评价范围上模糊,容易滋生灰色地带,造成不公平现象。
这种优惠措施的取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平等的程度。
6,变化六:考试内容仍是高考改革的重点
与招生选拔方式相比,教育部仍然把高考内容作为高考改革的重点。教育部要求,高考内容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科目方面,教育部统一设置了语文、数学、外语及相关科目。相关科目一般为文科或理科,其他科目可根据本省实际情况设置。
同时,教育部也给各省留下了一定的空间。是否增加考试内容和比例,要根据全省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际和各考试科目的特点,由各地确定。
它强调,2023年度高考命题要以道德和人文修养为指导,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强重点能力考核,优化试题情境设计,增强适用性和创新性。
2023高考改革最新政策方案
高考科目普遍推行“3+3”模式
根据此次四川高考改革方案,从2023年开始,四川高考将执行“3+3”制度,文理不分科,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之外,学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
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趋势,“3+3”也成众多省份未来高考的新模式。
就3门选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西藏的统一高考科目较为特殊。从2023年起,西藏的统一高考科目分两类:执行A类课程计划的考生,统一高考科目为汉语文、藏语文、数学、外语4门,汉语文和藏语文各按50%计入总分,以语文科目成绩呈现;执行B类课程计划的考生,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
2023年高考加分政策与录取方案
4月8日,重庆市教委印发《重庆市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明确了我市今年高考的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志愿设置、录取投档及录取照顾政策。
加分投档分数不累加
《实施办法》明确了我市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照顾政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录取时将在考生统一高考总成绩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时,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不得累加。除明确只用于市属院校投档时使用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可面向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但不得用于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录取时可加5分投档。
报考市属院校的因公牺牲军人子女、因公牺牲公安民警子女及荣立二等功(含)以上荣誉称号的公安民警子女,录取时可加5分投档(从2023年普通高考开始,取消此加分项目。取消后,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参加普通高考并达到有关高等学校投档线的,予以优先录取;因公牺牲公安民警子女报考普通高等学校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重庆市少数民族聚居地(含自治县、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时加10分(报考艺术、体育类加5分)投档(从2023年普通高考开始,考生高中阶段必须在我市少数民族聚居地[含自治县、民族乡]具有三年完整户籍、学籍并在户籍所在区县中学连续三年实际就读);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录取时可加10分(报考艺术、体育类考生加5分)投档。
烈士子女录取时加20分(报考艺术、体育类加10分)投档。
凡符合上述政策性照顾项目的考生,必须经过本人申报、有关部门审核、三级公示后方能予以认可。
最新高考政策以及改革方案
省高考实行“3+1+2”模式,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考试科目以及考生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
1.科目设置
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
选择性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考生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
2.成绩构成及计分方式
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生总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
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其中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3.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
考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对于选择性考试科目所对应合格性考试成绩不合格的考生,高考时不得参加相应科目考试,可参加志愿填报及投档。
以上就是关于2023年高考改革方案的政策解读,最新高考政策以及改革方案的相关介绍,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大家有问题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