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实行3+X政策,有哪些省份是新高考,新高考政策实行时间2023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3+1+2”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文理科“固定组合”考试模式,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改变了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录取学生的模式,向“两依据、一参考”招生录取模式转变。突破了单一高考录取路径,向“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转变。
什么时候实行3+1+2的高考改政策
实施计划很明确。四川省将采取3+1+2改革模式,即3个统考科目+1个择优科目+2个中等选修课。这项改革将从2023年秋季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实施计划很明确。从2025年起,四川省普通高等教育机构招生实行“两标准一参考”,即按照全国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考核。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考和选择考两类。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和普通高考报考资格审查的主要依据,覆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14门科目,成绩分为“合格”和“不合格”;选择考成绩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考生首先从物理、历史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科目中选择2门,成绩以分数呈现,当年有效。
全国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选考科目又分为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两类。其中,首选科目为物理、历史,学生从中“2选1”;再选科目为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生从中“4选2”。总分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均为150分;选择考首选科目以原始成绩计入总分,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呈现,3门科目均为100分。
关于招生录取方式、志愿设置,从2025年起,高等学校将按物理、历史两个科目类分列计划、分开划线、分别录取,按“院校+专业组”,以平行志愿方式投档。投档录取只分层次、不分批次;在志愿设置上,主要采用“院校+专业组(专业)”的组合方式,适当增加志愿填报数量,满足考生志愿填报需求。

新高考政策实行省份有哪些
首批高考改革新省份包括浙江和上海,将于2023年启动。2023年首次高考将采用3+3考试模式。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23年启动,2023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包括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个省市,将于2023年启动。2023年首次新高考将采用3+1+2高考模式。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包括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个省份,将于2023年启动。2024年第一次新高考将采用3+1+2高考模式。
第五批高考改革包括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和青海等8个省份。2023年启动,2025年启动第一次新高考,采用3+1+2高考模式。
新高考政策实行什么时候
四川将于2023年启动新高考,2025年不分文理,采取3+1+2高考模式。
四川是第五批高考改革省份。
3+1+2 模式即: 3 指统一高考科目语文 数学 外语3门; 1 和 2 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 1 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 2 指从思想政治 地理 化学 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