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招生录取诈骗,在哪能查,录取通知书必须由考生或其直系亲属签署。一般由考生本人签字。录取通知书送达时,如考生外出或不在家,其直系亲属可代为签收。
谨防招生录取诈骗
每年的招生录取期间,都会有一些招生骗子或冒充高校录取人员或冒充招考机构人员实施诈骗。省高考录取场特别提醒考生及家长,招生录取工作是严肃、严格的,是公开透明的,所有录取工作都有严格的组织和流程,不可能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中间人。对于招生中介机构或中间人的谎言,考生和家长应多了解招生政策和规章制度,要有“分数够了,谁也不用找;分数不够,找谁都没用”的基本认识,谨防上当受骗。

高考谨防招生录取诈骗
而每年招生期间,都会有一些招生骗子或冒充高校招生人员或冒充招生机构进行诈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警惕高考招生诈骗陷阱
谨防分不够、钱凑不齐的虚假招生骗局高考录取程序合法、公开透明,不要有侥幸心理,招生过程中一旦有人谈花钱解决问题坚决不信。
谨防高考补贴诈骗陷阱。
谨防骗子冒充教育局、财政局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准确上报考生姓名、学校等信息,通知考生可领取高考补贴,诱骗考生或家长在ATM机上操作进行转账诈骗。
此外,在招生期间,一些骗子以学校的名义,询问家长的卡号,说要提前给学生奖学金,这也是常见的欺诈行为。
打着补录的旗号行骗
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对招生过程不熟悉的弱点,打着招生造假的旗号,公开招摇,实际上,在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下,高校确实会向考生开放自愿报名但招生计划会通过正式方式发放给考生,任何团体或个人都无法通过付费获得报名名额。
谨防高校内部配额造假陷阱。
诈骗者冒充高校招生部门工作人员,给考生家长或考生本人打电话或发短信,谎称有内部名额补课,实施诈骗向考生及其家长、考生家长转账,以方便失联。
提高警惕谨防录取招生诈骗
每年招生开始后,一些非法学校会在正式通知下发前,在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之外发出录取通知书,以抢生源。对于寄给学生的各种虚假录取通知书,学生和家长要小心鉴别,不要上当受骗。
正式录取通知书以特快专递方式寄给考生,录取通知书用一个特殊信封装。收到邮件时,需出示准考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不定期通知通常用普通邮件发出。
一些大学将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参加活动前,请向所在学校招生办确认是否为真正的学校活动,避免上当受骗。
省招生办提醒考生及家长,如果遇到招生造假,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不要轻易将考生身份证号码准考证号码等信息泄露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