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考防疫政策是什么,异地报名条件要求,高考3+1+2新政,3是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科目3;1、2为选修课,1为物理或历史中的首选科目,2为思想、政治、地球化学、生物等学科中的二级科目。
新高考政策为什么要实行“等级赋分”
1、评分更公平!这是选课后必须采取的新策略。为什么呢。
2、例如:要进入一所大学的专业要求是一个必须选一个物理,那么这个专业的学生,可能是一个化学的组合,可能是一个历史的组合,如果历史的难度选择历史的学生,原来的成绩就会受到影响,很难保证公平。
3、采用年级计分,考生最终的学院和专业最终是由考生的位置决定的,即在竞争对手群体中的相对位置,而不是原来的分数,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由于科目难度的差异造成的不公平,从而可以将不同科目的分数相加。

新高考政策改了什么
1、外语考试
改革前:统一考试只有一次,成绩计入总分。
改革后:增加听力考试;在高中阶段,将组织两次外语考试,最高分将计入高考总分。
影响:外语考试将进行两次,最高分将计入总分。这是高考科目的一次重大改革。这两项考试不仅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准备和复习,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
但这也造成了不好的竞争,不管第一次考试有多好,人们都要参加第二次考试,因为他们还是选择了最好的那个。正确的。
2、综合素质评价
改革前:记录高三学生学习成绩的基本信息,除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和参考外,无其他用途。
改革后:根据学生三年在校成绩进行记录,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质、社会实践等内容。自主招生不仅要参照质量评价表,也要参照高考录取。
影响: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很多好处,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素质教育;转变教师评价观念,推进教学改革;改革考试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优化学校整体工作,突出学校特色。
2023年异地高考的政策是什么
普通类非我市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考生及父或母至少一方须具有我市公安机关颁发的3年及以上且在有效期内的居住证,考生须具有3年我市普通高中连续完整学籍并实际就读,其父或母须提供在渝3年及以上的合法稳定就业和居住的佐证材料(须同时提供连续3年及以上在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等材料)。
高职对口类具备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连续3年完整学籍并实际就读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含经市教委认定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中职直升类具备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连续3年完整学籍并实际就读的中职与高职贯通培养项目(含“五年制” “三·二分段制”和“五年一贯制”)、中职与本科贯通“3+4”分段培养改革试点项目中职阶段应届毕业生。
单项考试单项招聘体育单项招聘残疾人单项招聘人员应具有本市户籍或学籍消防单项招聘仅适用于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的消防人员,其报名资格由消防部门确定。
2023年起,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就可以在重庆参加异地高考。
在重庆完成连续三年高中入学的学生;普通高中学生的父母(父亲或母亲)还应在重庆拥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包括租房),中职学生的父母不受条件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