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7高考网!

复读学校全国城市

咨询热线 400-155-6338

位置: 首页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

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23,解读高考作文命题特点

时间:2024-03-01 21:43:02来源:97高考网

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23,解读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全国高考试卷共有10套,其中教育部国家考试局订购了5套,包括国二、国三、新中考试卷(今年将使用)和新中考试卷(今年将使用)。

2023高考语文试题难度分析

从总体情况看,2023年新高考2卷整体难度略有降低,主要体现在作文题目有较好的组织论证,但也有考生表示担忧,在现代文本阅读和古代文本阅读部分面前,完成后,心理上特别没有信心,不能完全把握对错。

从近十年的高考试卷难度来看,难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疫情与今年高考卷子难度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相反,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必然会上升。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汇总

1.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按要求写。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根据材料内容为我校(合称复兴中学)学生写一篇演讲。我建议你们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反映你们的理解和思考,提出你们的希望和建议:写自己的题目,选自己的角度,定自己的意图;不混,不抄;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按要求写。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 1979年, 科学的春天 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 2023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 强国有我 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以下任务中选择一项作为年轻学生客户进行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2023年4月30日,收看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 后的观后感。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 百年中国功勋人物 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选择角度,确定意图;契合身份,契合背景;符合文体特点的;不混,不抄;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全国III卷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意义,选好角度,确定意图,明确风格,写好标题;不混,不抄;不泄露个人信息。

2023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

阅读下列宋诗,完成问题14~15。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骑凌峰勿犹豫雪,要使天骄知凌峰林。

沙漠回见禁月,胡山应梦武林春。

如果你问你的家庭,第一个人在中期朝。

注清禁宫的苏哲,当时是翻译学生,经常出入宫金武林:杭州的小名苏诗诗知道杭州的李丹尼尔在唐朝时被皇帝当做文坛门第,后来进吐蕃时,谢赫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丹尼尔,和不。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 .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 .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 .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

【答案】

14.BD

15.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 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解析】

诗歌鉴赏的意象能力水平为D级。

古诗词诵读(2题11分)(新标3册)。

阅读以下唐诗,完成问题14 - 15。

汇编拙诗,成十五卷,因卷末题,奏赠元九里二十。

白居易

一长恨风情,十琴吟近是音。

岁岁老元偷米,苦教短李府歌行。

世上不应有财富,文章成名后才有名气。

别怪语言粗鲁,新排15卷诗。

注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好友元稹生,即诗中老元短李晨身材矮小,说短李晨恨长:指作者的诗长遗憾歌秦寅:指作者的讽喻诗组秦寅是音:诗福:满意。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 .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 .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 .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15.请从 戏赠 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6分)。

【答案】

14.CD

15. 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 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解析】

14.试题分析: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得比较全面,基本涉及诗歌鉴赏的所有方面,在判断错误选项的过程中,应当一字不漏地找出各个选项涉及的各方面的信息,然后从选择题设置易错点的角度进行判断即可。

诗歌的意象能力水平为鉴赏评价D,诗歌的语言能力水平为鉴赏评价D,诗歌的表达技巧水平为鉴赏评价D,诗歌对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水平为鉴赏评价D。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

D)作者对这首诗的看法和态度。

文章标签: 高考作文   2023   试题   

免责申明:本文由97高考网代为发布,不代表97高考网立场,资讯内容观点均来源于互联网,只作为初中、高中、高三、高考复读学校、艺考等知识科普,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97gaokao.com/gaokaozuowen/gaokaozuowen628/146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