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7高考网!

复读学校全国城市

咨询热线 400-155-6338

位置: 首页 > 高考作文 > 作文大全

2023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议论文作文素材

时间:2024-05-09 23:22:28来源:97高考网

2023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议论文作文素材,动人的2023年度人物榜单已经出炉,小编整理了这些人物的事迹和获奖感言,一起来看看。

2023感动人物事迹

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

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留学 新中国成立后,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回到中国,1960年,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消失20余年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 程开甲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弹 氢弹,导弹核武器 平洞 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 程开甲是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 他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

钟扬:植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

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23年9月25日,钟扬在内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2023年4月,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王世华:守岛32年的夫妻。

2023年,王继才夫妇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今年7月27日,王继才因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马旭:一个攒了千万捐款的老人。

2023年,武汉一位退休老人向家乡木兰县教育局捐赠1000万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笔巨款是马旭与丈夫一分一毫几十年积累而来 他们至今生活简朴,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 网友纷纷向两位老人致敬 点赞。

杜富国:一位排雷英雄,他的受伤触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2023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 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 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吕保民:一名曾与黑帮斗争的军人。

2023年9月8日,吕保民在幸福北街菜市场发现一男子持刀抢劫,上前制止,被歹徒连刺五刀,身受重伤 最后在村民们帮助下,歹徒被制服 吕保民其见义勇为的事迹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

刘传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

2023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然发生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紧急状况,这是一种极端而罕见的险情。生死关头,刘传健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习近平总书记专门邀请四川航空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全体成员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招待会,并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他们,评价他们说:我很感动,为你们感到骄傲。授予你们英雄机组、英雄机长的光荣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Chimedogi:雪驿路上忠诚的信使。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条全程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来自党中央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通过这条邮路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其美多吉在雪线邮路上工作了29年,行驶里程相当于绕赤道35圈。29年来,他驾驶的邮车从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了每一次邮运任务。

张渠伟:六年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

张渠伟同志自2023年3月担任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以来,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张渠伟患上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从不惧怕,昼夜战斗在攻坚一线。

张玉滚:担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

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学校地处偏僻,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年,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他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张玉滚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

感动人物事迹素材摘抄

1、杨振宁

香港中文大学鲍文讲座教授、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杨振宁先生是跨世纪的伟大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他心系祖国科教事业,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颁奖词:

站在科学与传统的交汇处,令人惊叹的是,您为世界所做的贡献是如此深刻,没有多少人明白您为祖国所做的奉献是如此纯粹,我们都明白,曾经,您站在世界的前列,现在,您与国家一起走向未来。

2、张顺东、李国秀夫妇。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武龙镇平子村村民被评为云南省道德模范,被评为全国扶贫奋斗奖,他们的家庭被评为中国最美家庭。

张顺东和他的妻子李国秀是软弱和自立的。他们努力工作,创造幸福的生活,照顾老人,抚养年幼的孩子和两个失去父母的侄女。他们写了一个走出贫困,撑起半边天的感人故事。

颁奖词:

山对山来崖对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顺风顺水出山来。李家大姐人才好,张家大哥看上她。没脚走出致富路,无手绣出幸福花。

3、苏炳添

在2023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跑出了9秒83。他打破亚洲纪录,在半决赛中首次进入决赛,成为首位进入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在决赛中,苏炳添是一排黑人中唯一的黄种人。他再次突破10秒大关,以9秒98的成绩获得第六名。

颁奖词:

全世界都屏住了呼吸,9秒83,冲出了亚洲的速度,你超越了伤病和年龄,你超越了自己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2023-2023年度感动人物事迹

孙家栋人物事迹:

孙家栋, 87岁,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王锋人物事迹:

王锋, 38岁,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2023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

支月英人物事迹:

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秦玥飞人物事迹:

大学毕业后,秦跃飞选择回到祖国的农村服务。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秦跃飞和他的耶鲁同学们发起了“下乡”活动,这已经是第六年了。“黑麦田”公益项目招募和支持优秀毕业生到国家级贫困县进行精准扶贫和创业创新。

张超人物事迹:

张超,男,30岁,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正营职中队长,一级飞行员。2023年4月27日,张超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机关头,他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推杆无效、被迫跳伞,坠地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此前,张超是“海空卫士”王伟生前所在部队优秀的三代机飞行员,全团6名“尖刀”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员,曾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

李万君人物事迹:

李万君,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技师。2023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李万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

梁益建人物事迹:

梁益建,医学博士,四川省成都市三医院骨科主任 梁益建多年前学成回国,参与“驼背”手术3000多例,亲自主刀挽救上千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近可能的为患者着想,是梁益建的工作守则。到医院求治的病人,很多经济条件都不好。为了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他处处为病人节省费用外,还常常为经济困难的患者捐钱,四处化缘。碰到有钱的朋友,他会直接开口寻求帮助,甚至尝试过在茶馆募捐。

郭小平人物事迹:

郭小平,2004年,临汾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区的几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06年9月1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立,2023年学校被列入正式国民教育序列。2023年,彭丽媛向红丝带学校写信,并在采访中说:“我希望这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们,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阿布林·阿布鲁兹的故事。

阿布列林.阿布列孜,男,维吾尔族,新疆哈密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退休干部。1968年,阿布列林曾经在途径河南时访问兰考焦裕禄故居。这次兰考之行影响了他一生。工作46年来,阿布列林不管是当农民、当工人、当检察官,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工作,像一颗螺丝钉,拧到哪儿都不会松扣,他坚持依法公正廉洁办案,维护民族团结,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曾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一等功。

潘建伟人物事迹:

2023年8月16日,由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将是历史上跨越最长跨度的最安全的通信网络。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

文章标签: 2023   议论文   作文   

免责申明:本文由97高考网代为发布,不代表97高考网立场,资讯内容观点均来源于互联网,只作为初中、高中、高三、高考复读学校、艺考等知识科普,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97gaokao.com/gaokaozuowen/zuowendaquan/170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