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3十3科目如何选择,选科建议及技巧,3+1+2方案中的 3 是指3门必考科目,即语文 数学 英语, 1 是指物理 历史必选一门, 2 是从化学 生物 地理 政治等科目中任选两门;3+3新高考方案,其中3门必考科目是语文 数学 英语,3门选考科目是从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思想政治等科目中选出。
新高考选择科目的注意事项
面临选科抉择时,考生几乎都是未成年,这一时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自己未来的人生与职业规划还没有明确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考虑专业覆盖率选科 就成为了一种明智的选择。这种选科方式是指尽量选择专业覆盖率比较高的科目,换句话说,这种选科方式在大学选专业时的受限制几率很小,一定程度上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为他们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因此,当你在新的高考科目选择烦恼时,不妨多想想,条条大路通罗马,无论是从自身兴趣出发还是根据职业规划进行专业覆盖,都有无数扇门为你敞开,机会和挑战在前方等着你。

新高考科目如何选择
1.选择科目要查询大学的择校限制要求。
不同的专业要求选择不同的科目,比如医学相关专业通常需要同时选择化学和生物,如果在选择科目上不注意,将来会收到限制高考限制选择的要求,省市一般会正式公布。
2.选题要树立系统的决策思维。
学科选择是一种决策行为,科学的决策依赖于系统的思维方式来考虑学科选择决策最常见的五个因素:大学选择要求、专业兴趣、学术竞争力、录取概率和学校的资源条件。
3.在选择科目时要了解自己的主要兴趣。
全国有92个专业门类500多个细分专业。完全了解是不现实的,你可以通过考试来了解更适合自己的专业。每个人喜欢和适合不同的专业,所以你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
4.选择学科时要了解他们的学术竞争力。
在分析自己具有竞争优势的学科时,不能只从论文的成绩来判断,这样会造成很大的误差。相反,你应该尝试根据排名,特别是全省和全市的排名,来判断你对各个学科的潜力和兴趣,综合确定有优势的学科。
5.选择有明确录取机会的科目。
既不盲目选择文科,也不过分关注专业覆盖。在新高考下,每个学科对应的录取概率其实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物理对应的录取概率是最高的。
6.学科的选择应考虑到学校的优势资源。
学校的优势学科对未来成绩的增长有很大的增益效应。学科的选择,尤其是两个学科纠结的时候,可以从学校优势的角度进行分析。
新高考会考只考选择科目吗
在新的高考制度下,除了高考选科外,高中阶段也有学术水平考试。只有通过高考,才能拿到高中毕业证书,参加高考。
合格性考试:
资格考试相当于以前的入学考试。需要注意的是,只有通过资格考试后才能报名参加等级考试。也就是说,资格考试是参加高考的第一道门槛。
学科: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体育卫生、艺术,共14门学科。
会考考试时间:
高一下学期: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二年级第一学期: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政治。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
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两次,不合格者可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