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读生如何逆袭 低分生复读的励志故事二,低分生复读的励志故事,高考结束后,可能有很多高考落选的人开始自暴自弃。但是每年都有很多高考考生选择复读高考。为了帮助大家重拾信心,该网络整理了几个关于如何逆转高考的励志故事。
高考复读生如何逆袭低分生复读的励志故事一:
当我双脚迈进高三的门槛时,我猛然发明曾经那么遥遥无期、让人布满等待与害怕的高考,如泰山压顶一样向我迎面扑来。除了忙乱和不自负,我的心里面对它几乎是麻痹的。第一次高三调考结束后,望着成绩表那个毫无赌气的数字“15”——我的成绩排名,我的心里充斥了悲痛和无尽的寒冷。我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大情理,可那时的我却笨拙地以为:我的“少壮”年代早已逝去了,我已无法去追悔,只能落得个“老大徒伤悲”的下场。
当年仅以6分之差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好强自负的我自信“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于是挑选了故乡的一所普通高中。然而,初入高中的不适,老师缺少教训,没有一个良好的过渡与转型,心理的失踪感与抵触感,在文理科之间的徘徊与艰巨的选择……这一切让我在学习中匆匆迷失了自我,惰性像野草一样在心中滋生。从此我放松了对自己的请求,除了老师安排的功课,其余的训练册和资料几乎都是空缺;对所学的货色总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我也在这样的堕落中变得平淡,成为了老师时常摇头叹气的对象。
高四浪子回头看黄金。
暑假休息后,我背着几本书来到了我的母校那座安静美丽的山脚下校园,开始了我的复读生活。
复读一年,除了学习上可比辛苦,我几乎没有心理压力,繁琐的家庭也从来没有给我任何压力;我的朋友们写信鼓励我,偶尔来看我,他们的关心和支持让我快乐和精神焕发。
高三就这样通过劳动,高考的成绩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应该能读到好的两本书,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结局。

高考复读生如何逆袭低分生复读的励志故事二:
2008年6月,我背负全家人的冀望参加高考。569分——第一次高考,我以一个上不了北京任何一所重点大学的分数草草结束。外婆告诉我,八岁那年,别人问我长大以后想干嘛,我总是嘟着小嘴说我要去北京上大学。这是家人时常在饭桌上提起的桥段,想不清楚一个八岁的小破孩儿哪里来的“去北京上大学”的概念,我只是想为这个桥段续写一个完善的结局。
填报志愿那天我缺席了,跟父母要了一千块钱,花了三百多买了一张去苏州的车票,直奔寒山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苏州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年诗人张继进士落榜,扫兴之下来到姑苏,遥望夜色中的枫树古桥,发出这名垂青史的吟叹。我走在苏州城安谧的夜色里,体贴着与古人一模一样的心情,回忆自己从前备考的一年——因为基础不错,上半学期过得还算顺利;下半学期开始变得紧张烦躁,一模失败后的意气消沉把我推入谷底,二模的翻身仗也打得不美丽,最后迎来自强不息的高考。在路边的小摊顺手买了一本寒山寺的小册子,从介绍张继的书页里的一句话我得到了慰藉,“落选归乡后,张继再战,终登天宝进士第。”我把小册子揣进口袋,决议再度走进风雨。
其实,高考失败并不意味着人生之路就此结束。相信看完上面这些高考复读生如何攻击低分学生复读生的励志故事,我们的心中一定重新燃起了信心。只要我们以信念为契约,总有一天,我们会融化时空法则的锁链,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