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理解满分技巧,有哪些方法,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在考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想要取得高分并不难。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解题技巧和方法。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是什么
看看题目和背景,整体把握就容易了。
在考场时间一般比较紧张,出题量大无法像平时一样精细阅读,有足够的时间要想清楚如何合理利用时间,提高阅读效率是一个需要掌握的技巧,首先就是平时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把作业当作答卷。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则要注意其人物、情节等,如果是议论文,则要着重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
二确定区域设定目标,仔细画圆草图。
阅读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提取原文是关键。
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阅读理解万能技巧公式
快速阅读技能的整体感知。
(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 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 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 议论文 说明文 散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来源
A: Pick key words or sentences from the material (such as capturing key adjectives and verbs in argumentative, lyrical and special rhetorical passages)。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
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 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 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四、文体知识备忘录
说明文阅读
1.明确说明对象
a.看文章的标题。b.总结和分析解释性段落的内容。
2.概括说明内容
原因解释器的解释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本文主要解释(解释对象)的结构、形状、性质、特点、变化、原因、工作原理、功能等方面(视对象的具体内容而定)。。
3.明确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在逻辑顺序的解释顺序中一般采用逻辑顺序的解释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
(1)说明方法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一个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规范。
A:不能删除,xx表示删除后会影响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不符合实际情况或太绝对)。。
6、明确叙述的结构(作为层次结构的基础)。
常用的结构模式:总分-除法-总分-除法-总分,事物叙事常采用总分分式,其各部分常以平行方式排列。
议论文阅读
1、找准论点
在标题的开头不是很明显在文章的结尾也不是很明显你也可以通过分析论点找到一个论点因为论点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点,看看它证明了什么,问题是论点或分析的主题,有时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点的主题,作者对这个主题的看法是中心论点,对吧。
2、论证类型:事实论证。
添加一个论点(坚持论点,选择一个真实的例子)。
3、明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理由论证、隐喻论证、对比论证。
推理论证的一般指导是用名言作为论证,隐喻性论证是指用隐喻这种修辞手段对陈述进行论证,比较性论证一般必须找出讨论的正反两面。
考点:分析论证的作用
1.说明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2.分析论证的要点(通常是段落的中心句(段落的开头)或论证的前一句)。。
3.论证结构:
总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言—推导—结论)。
4.议论文语言特征分析(准确性和一般性)。
5.议论文通常以一段关于某事的争论、一句名言、一则寓言等开始。
所以他们所做的是作为论点主题的引子。6.议论文常用反问句作为过渡,用反问句来强调。
(1)设问(手法)句的作用:吸引读者注意,启发读者去思考,发人深思 (2)反问(手法)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强调作者的观点,发人深思。
记叙文阅读
文体知识:
1、叙述顺序:顺序叙述和倒叙叙述。
闪回:先写事件的结局或最突出的部分,然后写事情是怎么发生的,等等。
闪回功能:闪回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来聚焦内容,对比或使叙事产生轰动或为了制造结构悬念,引人入胜。
2、叙述的线索是时间的线索和事件的线索(事物地点的变化,我的感受的变化,我所看到的,我所听到的,我所感觉到的)。
3、记叙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 我 的口吻展开叙述)写法的作用: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作为故事的见证人) 自然 有亲切感。
(2)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开阔充分。
(3)第二人称记叙,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4、表达方式:叙事性、抒情性描述与讨论。
5、描写方法:
有两种类型:角色描述和环境描述。
(1)人物描写细节描写
(2)环境描写的作用
(3)侧面描写:用他人的反应 与其他人物对比表现人物。
6、对于一篇以山水画和抒情性为主的叙事性文章来说,要理清山水画的顺序,找出观察点(定点观察或变换风景)。。
(1)观察角度:平视(远视)、仰视、俯视。
(2)观察的手段:视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听觉。
(3)感受的形式:形 色 声 香 味 光 感。
7、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诗一般是指利用景物抒情诗在场景中混合感情。
8、品味艺术特色
一般是指文章的品位(包括小说的品位)、构思的布局表达和答题时的语言特点看构思是否新颖巧妙;剧情是否曲折;是否运用对比、反讽、夸张来衬托小到大,克制事物的象征意义来表达野心等表现手法。
9、散文的特点:形式散而精神不散。
形式指的是结构,上帝指的是中心内容。
写作方法:运用场景中表达情感的符号化方法。
10、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意义问题时,有三个方面需要考虑。
(1)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
(2)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
(3)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11、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1)表引语(2)反讽,表反讽否定(3)表强调(4)特别引用。
破折号:(1)解释(2)意思的进展或改变(3)声音的延长(4)中断或中断。
省略:(1)表内容遗漏(2)沉默或思考(3)表语言中断(4)言语破碎(5)言语或意思不完整。
12、小说的三大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小说结构:开头发展到高潮和结尾(有些在开头之后还有结尾)。
13、常见写作方法;
14、句子在文本结构中的作用。
15、词在表达意义中的作用。
16、语言特点评价词:准确、生动、易懂语言简练、简洁、委婉、含蓄、有意义、有感染力。
17、围绕文章谈谈你的想法、经历或感受。
回答模式:先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观点或经历,然后用2-3句话谈谈原因,如果问题有相关要求,可以放事实和理由,也可以结合个人经历。
阅读理解技巧型题型
通过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对其表达功能的分析,主要的修辞手法有隐喻、拟人、夸张、比较和疑问。
过渡句的认知与功能分析。
把握和表达与文章主题紧密相关的关键句。
把握人物的各种描写,分析人物的心理和精神品质。
这篇文章主要思想的概括。
段落含义和文章主要内容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