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高频考点,首先,你应该清楚你一周要做什么,然后制定一个时间表,把桌子上没有的时间都填上,比如吃饭、睡觉、上课、娱乐等等。安排好这些时间后,你应该选择合适的固定时间来学习,你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正常的阅读和家庭作业。
高中地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
河流运力的减少导致了沉积堆积地貌的形成。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如下。
(1)冲积扇平原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流出山口后,比降显著减小,水流又分成许多交汉,成扇状向外流动,河流能量显著降低,大量物质堆积下来,又有利于河流改道。随着各支汊的不断堆积和变迁,就形成冲积扇。冲积扇的物质结构,一般是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沙、砾,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的物质逐渐变细,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粘土,分选性较好,所以冲积扇是较好的含水层,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若山地河谷随山地间歇抬升,也可形成叠置冲积扇。
(2)河漫滩平原
泛滥平原起源于河流的中下游。在河流中下游,下游侵蚀减弱,横向侵蚀增强。河流倾向于侵蚀凹岸,并在凸岸上积累,形成水下沉积物。。
在汛期,泛滥平原被淹没,并继续吸收沉积物。如果河流改道,泛滥平原就会被遗弃。多个废弃的洪泛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洪泛区。
(3)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积占优势的产物。河流到达海洋人海口处,由于流速极缓、水流扩散,将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下来,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顶尖朝向陆地的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且纵横交错,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的基本操作。
物质和转化溶液的分类。
混合物 胶体
混浊液体有机化合物物质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非金属元素。
金属两种化学反应的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组合反应分解反应排列反应复分解反应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必须是氧化还原反应,元分解反应必须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结合反应分解反应可以是氧化还原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
性质:电子的转移(获得,损失或移动)特征:价的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
概念:氧(抗氧化剂)——(电子)——降(价低)——还在还原反应中的还原产物——(还原剂)——还失(失电)。
种子)——升(加价)——氧(通过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表示方法:双线桥
失去2e- -1 0 0-1 2 KBr + Cl2 ==== Br2+2KCl。
得到2e - 3mol。
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的物理量。 符号:n 单位: 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 约为 3、微粒数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公式:n=
N NA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用M表示 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m MV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
Vm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土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CB=
nB V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公式。
10、物料浓度的配制:配制前,检查容积瓶是否漏水。
步骤:①. 计算 m=c×v×M ②.称量③. 溶解 ④.转移 (洗涤2---3次 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⑤.定容⑥.摇匀⑦. 装瓶贴签 四、分散系
溶 液 胶体 浊液
1、分散质大小(nm) <1nm 1nm~100nm >100nm 2、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光亮的通路 )用于区分溶液与胶体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酸:HCl、H2SO4、HNO3、H3PO4、H2SO3等
电解质 碱:NaOH、KOH、Ba(OH)2、Ca(OH)2、Cu(OH)2、Mg(OH)2、Al(OH)3、Fe(OH)3等 盐:Na2CO3、NaHCO3、CaCO3、BaSO4、Na2SO4、NaCl、AgCl 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CaO、Al2O3、ZnO
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金属氧化物:CO、CO2、NO、NO2、P2O5、SO2、SO3 非电解质 多数有机物:蔗糖、酒精、甲烷
非酸性非金属氢化物:NH3。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法:适用于分离某一组分的可溶性,另一种不溶性的固体混合物如:粗盐净化2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3、蒸馏方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混相,但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如:酒精和水的分离主要仪器:蒸馏瓶冷凝器4 .液体:分离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5、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如: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萃取后静止分层,上层呈无色下层呈紫红色,不用酒精萃取。 六、离子的检验
焰色反应 钠焰色:黄色 钾的焰色: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Cl检验 :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会产生白色沉淀 SO4检验: 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会产生白色沉淀 NH4检验: 加入NaOH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Fe检验:加入KSCN 溶液出现血红色;加碱出现红褐色沉淀
Fey test: KSCN solution does not change color when added, chlorine water becomes blood red when added, and alkali precipitates white, which quickly turns gray green and eventually reddish brown。
2+3++ 2--
Al检验:加入NaOH先出现白色沉淀随着NaOH过量沉淀消失七原子结构。
质子 Z 原子核
1、原子ZX中子N = A-Z核外电子z2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3、原子核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不同原子相互称为1H 1H 1H八离子反应。
1、发生条件:(1)形成不溶性物质(沉淀物),(2)形成挥发性物质(气体),(3)形成非电离性物质(水等)。
2、书写步骤:⑴.写⑵.改(易溶易电离物质改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的物质,气体、单质、氧化物保留化学式)⑶.删⑷.查 (电荷守衡,原子个数守恒) 强酸:HCl、H2SO4、HNO3
强碱:NaOH KOH Ba(OH。
可溶性和电离物质含钠、钾、铵、硝、硫酸盐的盐,除氯化钡以外的可溶性盐,除氯化银以外的可溶性盐。
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铵全碳酸氢钠磷酸钠磷酸钾磷酸铵全磷酸氢弱酸:H2S H2SO3 CH3COOH。
弱碱:NH3·H2O Mg(OH)2 Cu(OH)2 Al(OH)3。
难溶难电离物 难溶物:CaCO3、BaCO3、BaSO4、AgCl、Cu(OH)2、Mg(OH)2、Fe(OH)3 单质:O2、H2、Fe、Mg、Al 气体:CO2、SO2、H2S
氧化物:CaO Fe2O3 CuO SO3 P2O5 H2O。
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
化学键
化学键是两个或多个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
1.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键型离子键共价键
阳离子和阳离子离子进入化合物的静电相互作用的概念被称为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对而形成的离子键。
由此产生的相互作用称为共价键。
成键是稳定的,通过共享电子对来获得和失去电子。
键粒子负离子原子。
活性金属与活性非金属元素之间的键合元素(特殊:仅限NH4Cl、NH4NO3和其他铵盐)。
非金属元素之间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
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可能一定有离子键。
有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通过原子间共享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称为共价化合物(仅限电子对)。
有共价键)
由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的电子表示不同于由共价键形成的物质。
要点:(1)电荷:由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结构的电子表示需要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识别。
一个姓;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不能用电荷(2)[](方括号)表示:离子键形成。
质量中的阴离子用方括号括起来,但共价键中没有。
原子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
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
元素的负价从碳族-4增加到-1(氟没有正价,氧没有+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正价、负价均相同
(3)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随着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加,金属元素的熔点组成增加,非金属单一。
材料的熔点降低;同一组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中金属元素熔点降低,非金属单一。
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性质和非金属性质(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 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
电子,从左到右减少金,增加非金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
电子损失,从上到下金性质增加,非金属性质降低。
化学实验安全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
)在进行易燃易爆气体实验时,应注意纯度的测试,并将尾气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
皮肤上的污渍,应用干布擦拭,然后用清水冲洗浓缩酸溅在眼睛上时应用稀释的NaHCO3溶解。
用液体冲洗,然后打电话给医生。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
敷上后,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涂有硼酸溶液的浓碱溅在眼睛上,用清水冲洗后再用硼酸溶液冲洗。
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纯化方法;分离物:分离的物质;注意事项;应用实例。
(1)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 二低 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2)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
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3)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
萃取法:从含有另一种溶剂的溶液中提取它的方法;所选萃取剂应满足下列要求。
与原溶液中的溶剂不相溶;溶质的溶解度远大于初级溶剂的溶解度。四氯化碳萃取溴水。
里的溴、碘。
(4)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
小孔,使漏斗内外空气交流;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使上层液体流出。
液体从顶部倾倒;如四氯化碳萃取溴碘后在溴水中进行细分。
(5)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
当它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当锅里有更多的固体时,加热就会停止。点。
离NaCl和KNO3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