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7高考网!

复读学校全国城市

咨询热线 400-155-6338

位置: 首页 > 高考备考 > 高考复习

高考备考策略,怎样复习

时间:2024-05-08 06:10:12来源:97高考网

高考备考策略,怎样复习,复习阶段是整个高中最繁重、最累、最充实的阶段,也是能力提升最快的阶段,从而达到升华阶段。物理的学习需要付出精力,一轮复习也是快速提高的阶段。一定要重视,一定要能在困难中吃苦耐劳,不怕吃苦耐劳。

2023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一.两线共进。即课本复习和知识点专题复习相结合,以知识点专题复习为主线,以课本复习为辅线。课本复习主要利用上午上课前的自由时间,重点强化朗读背诵。虽然早读取消,但对学生的要求不能放松,给学生制订具体可行的复习计划,由学生自主完成。我们要求课前教师必须听到朗朗读书声。知识点专题复习主要由老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样两线并进,有主有次,可以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率。

二.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运用相结合。鉴于高考语文命题重主观的趋向越来越明朗。我们在复习专题时,打破常规的复习顺序,把语言知识点的积累和语言运用结合起来,即把字音、字形、标点符号、词语、病句的专题复习和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图文转换,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用、选用、变换句式,修辞方法,对联的运用等专题复习穿插进行。这样既避免了单纯的语言知识积累专题复习的枯燥记忆,又保证了学生不间断的语言运用技巧的训练。有积有发,两者结合,相得益彰。

三.语言基本知识点的复习和作文训练相结合。随着高考语文试题中主观题分值的不断增加,有学者预测作文分值有增加的可能。(上海卷福建卷作文已多年保持70分)所以必须改变作文临时突击的错误做法。在第一轮的复习中,至少每两周要进行一次作文训练。(作文训练也可以和模拟考试同时进行)此时的作文训连,教师一定要按照考试大纲对作文的等级要求进行分项指导。比如,第一次作文专门训练基础等级的“符合题意”。第二次作文专门训练“符合文体要求”。这样第一轮复习结束,学生应该能够对高考作文的各项能力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不管作文题目如何出,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第二轮复习中重点加强高分作文的技能性训练。

四.专题知识点的复习和阅读相结合。高三年级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时间紧,任务重,各科老师都拼命的挤占时间,很多学生都主管地给各科复习排座次,语文成为众多学生眼中的弱势学科,理科班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也忽视了阅读教学,更谈不上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笔者以前也曾经犯过类似的错误,忽然有一天,一个学生到我的办公室问我:老师,有血有肉的语文课怎么变成了枯燥的字、词、句、段、了呢?我怎么也找不到学习语文的那种兴趣和热情了。我马上明白,抽调了文学与人文的语文课堂,便会变成纯粹的工具理性和技术操作的训练场。这样做的结果会使语文课面目可憎,极大的扼杀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高三年级复习课尤其如此。所以高三语文复习恢复阅读课,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这样做不会降低学生的语文成绩,只会提高其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这是有很多成功先例的,上海闸北中学的程红兵老师的做法可为代表。当然,高三的阅读更需要老师做好阅读材料的精选和指导,不能放任自流。南方出版社的《时文选粹》系列和《读者》杂志可供各位老师选用。

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高考语文作文的命制,虽然很多机构、个人都有专门的猜题,但能猜中的寥寥无几,或者说只是出现类似的命题材料而已。为国选材的高考,其命题是有着严格要求的,作为老师很难一语中的。作为考生,也不能投机取巧、临阵磨枪。写作要想获得高分,还是在于平时积累素材和写作经验、熟练掌握构思技巧,才能临危不惧、从容面对。

1.尽量弄清楚其他的石头,提高对话题的认识。

高考语文作文,对广大师生而言,平时并不会给予太多关注。因为作文写就高分,不是一夕之功。很多考生每次考试,无论如何努力,作文也就43分上下。其实,每年高考结束,总有合适的高考满分作文书,或是备考类的杂志上市。考生在看书中的高考作文或是学生范文时,要学会揣摩别人的审题立意、选用材料、升华主题等,做到胸中有丘壑。

2.注重文体训练,固定呈现。

考场作文,考生一般写议论文或记叙文,其他文体难得一见。为此,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逐步确定考场作文的文体;然后,对文体的特点进行了解,再根据平时看他人高分作文得到的经验,选择更合适的结构形式,比如增加小标题,比如论证时采取正反结合的形式等。让平时的写作有一定的呈现方式,并不断地强化练习,规范格式。

3.加强信息交流,分享观点。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提供的平台,就国家大事和社会突发事件进行交流和分享,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班级间交流。既能掌握事件内容,又能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利于知识材料的积累。

4.加强写作基础,掌握构思技巧。

面对高考命题的预测,一味地关注作文命题的材料和角度的猜测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我们只知道如何阅读材料,分析和确定意图的角度。写作语言表现应流畅生动,富有表现力,且文章结构清晰,不作改动,才能获得高分作文。

高考语文全年备考策略

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学习教学大纲,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分落实。

第一轮复习需要文献和阅读建议。

1.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此为教材复习提纲;

2.阅读《普通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以此为考点复习提纲;

3.研究高考语文试卷,以此为蓝本,复习题型,特别是语言的运用和论语的运用,阅读和写作。

第一轮复习时间:8月和2月。

第一轮复习计划:

时间

复习内容及方法

考点落实

备注

8-9月

教材梳理:

1、必修一至必修五(现代文本部分)的排词(扣常见的常用和容易误读、误写);注重知识体系能力要求和答题方法;注意复音、形字的辨析与排列。

2、整理必修课1 - 5的全部书面内容。

3、教材复习:1A可选语言运用六题,分为语言和语言表达两部分。

4、语言表达与教材链接。

写一篇解说词(必修课题目三:听大自然的音乐;必修课二主题二:为和平祈祷。

写墓志铭;撰写简明报告(必修二题二:为和平祈祷)。

十八岁等我的四季写作新闻评价(必修二选题三历史的回响等)。

语言文字运用(一):

1.现代汉语中常用单词和发音的记忆。

2.现代常用标准汉字的记忆和正确书写。

3.单词的理解和正确使用(包括成语)。

4.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句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不完整或结构冗余紊乱;含糊不清是不合逻辑的。

语言应用(2)语言表达。

5.展开语句,压缩片段。

6.句型的选择模仿与转换。

7.正确使用常用修辞方法常用修辞方法:隐喻、类比、夸张、对仗、重复反问句。

8.语言表达准确、生动、简洁、连贯。

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注重回到课本,整理知识片段,构建知识框架,复习旧知识,夯实基础,与高考融合需要认真、耐心、勤奋。

语文工具箱:《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10月

教材复习:

1.古诗词诗词鉴赏六大专题重点复习六大专题,掌握古诗词诗词鉴赏方法,还用这些方法指导必修课程一至五门古诗词诗词的复习,从而实现必修选修课的融合,相互启发;制作古诗词鉴赏卡片。

2.整理必修课程1 ~ 5(古文部分)常用的文言文实义词(古今意义不同的假字)和常用的文言文虚词18个;制作文言文实词和虚词学习卡。

3.整理必修课程1 - 5(古文部分)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选择相关的句式进行翻译练习。

4.《论语》选读中背诵内容与成语的整理同时,《论语》选择阅读考核与背诵结合复习,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效果会更好。

古诗词阅读:能阅读简单的古诗词,写出常见的名句。

1.理解课文中常见的汉语实义词的含义。

2.理解课文中常见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文言文常用虚词(18):它是什么,如果它是做的,它是由它引起的。

3.理解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句型和用法。

通过考虑被动句宾语谓语的省略和部分词语的使用。

4.文本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5.文中信息的筛选

6.总结文章内容的要点,总结中心意义。

7.分析总结作者在文章中的态度。

8.文学作品中图像语言和表现手法的欣赏。

9.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根据老师的指导有选择地做)。

宾语介词句(包括宾语介词的介词)有:疑问句代词作宾语介词,有否定代词作宾语介词;常见对象呈现:我讨厌拥有;唯才是举,句子读不懂,糊涂不懂,从古至今,不尝不闻。

11月

教材复习:

1、选取《论语》阅读一至六部分进行练习研究;根据2009年高考命题思路,尝试将两篇或多篇引文结合在一起进行探究;或结合同一题目的引语进行探究,课后思考题名证明,进行自我命题练习。

2、现代诗文赏析的十大专题知识整理,重点论述散文部分;同时,在必修课程1 - 5中,这十个主题也被用来指导现代诗歌和散文的复习。

3、国外小说鉴赏回顾总结八大专题。

现代文阅读

1. 阅读文学文本(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

1.分析了作品的结构,总结了作品的主题。

2.分析了该流派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段。

3.重要句子丰富意义经验,精彩句子表达品位。

4.对作品形象的欣赏,对作品内涵的欣赏,对作品艺术魅力的理解。

5.评价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6.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探讨作品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7.探讨多位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8.对作品的个人阅读和创造性解读。

注意考查,仔细分析命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应分命题陈述还是应探究讨论必须考虑清楚;注意回答要规范,不能太随意。

现代文阅读

(2)实践课(含语篇课)文本阅读。

1.理解课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意思。

2.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3.对语言特征的分析,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对中心意义的概括。

4.分析其基本风格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5.对全文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进行评价。

6.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7.深刻思考和判断一定的文本特征。

8.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探讨文本所体现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9.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10.对文中几个问题的探究。

1月份

写作部分

教材复习:

必修课1至必修课5 20写作题目对写作指导写作实践和作文题目的具体要求。

整理初高中语文教材(含高中语文读物)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典籍、文学人物等,然后按照爱国主义、励志、修炼、和谐、创新等主题进行分类。

其他素材的积累:

初高中背诵古诗名句。

每月考试编写的优秀作文按题目分类;如果学校有校刊,选择优秀作品。

进入高三,自己写作文。

④近三年高考优秀作文

近期出版:《新华文摘》《读者青年文摘》等。

研究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应用文(包括随笔)和文学随笔的写作能力需要基础和发展两个层次。

(一)基础等级

1.满足问题的意义;2. 符合文体要求;3.真挚的感情,健康的思想;4. 内容饱满,中心明确;5. 语言流畅,结构完整;6.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要出错。

(二)发展等级

1.深刻:通过现象进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分,形象丰满,意境深刻。

3.文采:用词得当,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段,句式富有表现力。

4.创新:新颖的想法,新鲜的材料,巧妙的想法,推理想象力具有独特的,个性的色彩。

坚持自己练习写作,找老师批评或与同学交流。

每个月的优秀作文都要经过年级的认真学习,取长补短。

写作时,从选择好成语到锤炼好句子,再到创造精彩的开头或结尾,自然流畅,和善地写出一篇好文章。

继续写你自己的故事,表达你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备注: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将必修课与1A、1B选修课相融合、相互渗透、共同复习;将背诵写作与古诗词鉴赏相结合,贯穿始终;应该是另一门中文科目。

第二轮复习的重点:学习新大纲,检查差距;加强专题,强调规范,实现均衡发展。

第二轮复习需要文献和阅读建议。

1.研读《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及《普通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并与考纲进行比较研究,明确“变”点,以此为复习提纲,对第一轮复习内容进行调整,使复习备考更有针对性;

2.我们以18套高考试题(特别是全国卷、山东卷、海南卷、广东卷)、省级两范题型试题和我校月考卷为基础,注重专题、对比研究、标准化答题、主动学习、积极运用第二轮高考复习准备和B选课模块复习。

3.研究高考说明书中的样纸,以此作为题型的复习蓝本,研究高考题型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应对高考。

第二次复习时间:2月20日、4月20日。

第二轮复习计划:

时间

复习专题

考点落实

检测蓝本

备注

2月

根据新发布的考试说明,调整第一轮复习内容,检查差距,补足疏漏;认真研究样本论文,比较异同点,找出命题的新定位和新变化。

②1B模块专题复习

18套高考试题分类汇编

校本编制的专题训练题

根据高考的历史稳定在变化,第二轮复习注意一个字的变化,检查遗漏;1B模块主要根据第一轮复习确定题目,在确定题目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复习和研究,注重答题技巧(如先答题,再上色题号)和答题规格。

3月

1、现代文本阅读主题复习。

散文小说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2、论语选读专题复习

3、语言表达专题复习

4、选择题专题复习

2009年18套高考试题分类汇编

收集并分类近五年的高考语言表达与应用。

复习重点可根据新的考试指导进行调整;注意回答标准和回答技巧。

《论语》研究注重与孔子思想核心和教育理念的结合。

语言表达侧重于语言表达技巧和方式;7 - 4月关注语言应用中的新现象,思考语言发展中的新问题,努力在语言应用过程中有所创新。

4月1日-20日

1、古诗鉴赏述评。

2、文言文翻译述评。

3、主题构思的论文复习。

专项训练基于过去三年的高考试题。

高考教材:唐宋诗词鉴赏词典(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言文翻译实践要做到字字句句。

作文考试中要注意命题的差异。

第三轮考核重点:综合训练补短板强1B整体提升。

第三轮复习需要文献和阅读建议。

1.进入综合训练阶段,加强薄弱环节时不忘回到教材(必修文言文1至必修文言文5)。

2.阅读月考题和周末练习题,利用常用的纠错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找出改进措施,寻找改进点和空间。

高考备考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个阶段的复习重点:解决如何将教师对考试内容的理解有效地转化成应试的能力;如何做好身心的调整,让自己精神饱满,底气十足,信心百倍地迎接高考的到来。俗话说编筐窝篓,全在收口,最后阶段的复习安排尤为重要。

第三轮评审时间:4月21日、6月6日。

第三轮复习计划:

时间

复习内容

复习建议

4月21日-5月20日

综合训练与强化训练相结合。

跟上学校全面培训的步伐;认真分析每一套综合习题或综合试题的得失,加强短板,提高综合考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持头脑清醒,增强竞争意识。

在进行综合训练的同时,要注意强化训练:选择题(含实用文本阅读)的准确性训练;写名句名篇的实践。

5月21日-6月3日

自主复习

复习的前面有两行:一是跟监狱老师一起复习,一是自我复习;5月21日之后,我将全面进入独立审核。

自主复习阶段要注意:

1、检查完成三轮评审计划的质量和效果,进一步查不足补漏,补弱变强。

2、认真落实老师的阅读(阅读)大纲,明确目标,认真读书(回课本)并强化训练,根据学科特点,每周完成1 ~ 2套综合考题,树立信心,齐心协力,完成最后冲刺。

3、每天安排30分钟跑步锻炼,增强体力;

6月4-日—6日

自主复习

根据高考时间表调整生物钟。

根据高考科目和考试时间安排,调整科目自考心态和考场时间分配。

高考是知识、能力、智慧、心态、身体等综合素质和综合实力的竞争,刻苦努力和自主学习是成功的基础,耐心细心的心是成功的关键,与老师配合快,与学生充分合作是成功的力量源泉每一个考生都应该树立这样的信念:成功永远属于力争上游的人。

文章标签: 备考   复习   高考   

免责申明:本文由97高考网代为发布,不代表97高考网立场,资讯内容观点均来源于互联网,只作为初中、高中、高三、高考复读学校、艺考等知识科普,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97gaokao.com/gaokaobeikao/gaokaofuxi/170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