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7高考网!

复读学校全国城市

咨询热线 400-155-6338

位置: 首页 > 高考备考 > 高中生物

高中生物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四,必考知识点

时间:2024-04-10 10:06:05来源:97高考网

高中生物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四,必考知识点,知识点杂乱,复习不方便,在课本上浏览查找很浪费时间。为此,网络编辑了以下必修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高中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昼夜光、热、降水的温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发展农产品保鲜和冷藏技术。

6.工业基础

高中地理知识总结:港口建设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宽而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靠泊和避风)。

2.港口建设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宜(有利于建筑用地和港口设备的布置)。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规模、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宽广与否影响客货流;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的经济性质决定了港口的性质。综合港口专业港口>)。

2.城市配套(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3.政策条件:开放地区建设自由贸易港。

河流航运价值评估。

【自然条件】

1.地形:地势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

2.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冰期短。

3.河道:宽直,水深。

【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人口多,经济发达,交通密集,运输量大。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治理原则。

上游:调洪

中游:分洪、蓄洪

下游:泄洪、束水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管理措施。

上游:修复水库造林。

中游:修复水库,建设分流蓄洪工程。

下游:加固堤防,疏浚河道,挖掘河道。

河流洪水灾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a.流域宽,支流多;B.沉积物含量高;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不流畅)。

2.水文特征(a.流经降水丰富的潮湿地区;b.主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当年气候异常,流域内暴雨,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流域水土保持调节径流、截峰、补干能力下降;b.泥沙淤积入河抬高了河床,降低了河流的泄洪能力)。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洪峰容量下降)。

分析了某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原因

【自然原因】

1.气候:降水少或蒸发量不足,季节分布不均匀。

2.河流:地表径流较少。

【人为原因】

1.用水量大: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

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解决方法。

1.开放水源:跨流域引水建设水库。沿海海水淡化,提高供水能力。

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能耗水工业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实施水价调整。

高中地理知识总结:影响坝址选择的因素。

1.坝址位于河流峡谷或盆地洼地出口处(袋形区域有利于筑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容大)。

2.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免岩溶地貌断层。

3.气候水文条件:保证充足的水资源。

4.考虑水库建设是否需要移民、搬迁土地的情况,尽量减少居民区被淹没。

储层的作用。

1.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2.有利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4.具有防洪作用

5.具有发电价值

6.具有灌溉功能

7.提高航运价值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气候:高温降水少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地形:大面积的平坦海滩和淤泥海岸。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地形:大陆架宽阔(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食物丰富)。

2.温带海洋:海洋的温度变化很大。

3.河口:这条河富含营养盐。

4.洋流(汇流或上升流)将营养物质带到海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条件。

【自然条件】

1.天气条件:需要晴朗的天气。

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3.地势:平坦开阔

【人文条件】

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人口稀少。

2.交通:交通便利

3.军事:满足国防和安全的需要。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隧道选址条件。

应选择背斜(a.背斜岩层拱起向上,地下水向两侧渗水,不易发生渗漏;b.背斜呈圆顶状,不易塌陷)。

高中地理知识总结:公交站址选址的区位条件。

1.路况:周边道路宽阔。

2.与市内外交通联系

3.工程量大小

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形,有适当的斜坡以确保排水。

2.地质条件:地质条件良好。

3.气候:少云雾。

【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条件:与市区交通便捷。

2.经济:建在经济发达地区。

高中地理知识概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向。

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增加植树造林,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2.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加工业、商品农业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素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2。

高中地理与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图专题。

1.经度变化:东度增大为经度,西度增大为经度。

2.纬度度数:向北度数增加到北纬,向南度数增加到南纬。

3.平行圆的形状和长度,以赤道为最长,并向两极缩小。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的经线都是南北两极相交的半圆,长度相等。

5.判断东西经度:沿旋转方向增加的经度为东经,减少的经度为西经。

6.南北纬度的判断:度向北纬增加,度向南纬增加。

7.东西半球的划分:东西经20西经至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西经至东经160度为西半球。

8.东西判断:不好弧线的规律(如:东经1以东80,西经170)。

9.比例尺大小及图示范围:同一张地图,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刻度越小,范围越大。

10.在地图上确定方向:一般情况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一张有指针和箭头指向北方的地图。

经纬网的地图。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11.等高线密度:同一幅图中等高线密度越大,坡度越陡;等压线密度越大,风越大;等温线密度越大,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出方向和地形:等高线凸出到高处的地方是山谷,等高线凸出到低处的地方是山脊。

13.等高线凸方向与河流:等高线凸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与洋流的凸方向:等温线与洋流的凸方向相同。

高中地理与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主题。

1、天体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气体和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等级:总星系、银河系(银河系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统。

3、大行星按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土和火)巨行星(木和土)遥远行星(天空和海洋)。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总是对着地球,并且有白天和黑夜的变化。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 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 平原(即月海) 火山。

5、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层(太阳黑子)色球层(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太阳黑子(特征)耀斑(最强烈),太阳黑子有11年的周期。

8.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黑子-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信,带电粒子流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生物活动和地球水大气的变化。

太阳能是我们的日常能源。

10.旋转方向:从西向东,北极上空为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为顺时针方向。

速度:线速度(从赤道到两极递减至0)角速度(除两极外处处相等)。

周期:恒星日(23h56m4s真实周期)太阳日(24小时昼夜周期)。

含义:在不同经度的不同位置,昼夜交替时,水平运动物体(北,右,南,左)的偏差。。

11、暮光线:沿旋转方向,由夜到昼过渡到晨线,由昼到夜过渡到暮光线(暮光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高中地理与自然地理知识总结:等高线地形图。

1.大坝建设在河流峡谷,原因:位于峡谷,有利于大坝建设;盆地地形,储水量大。

2.交通线路(铁路、公路)选择地点的原因是: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平缓,施工周期短,投资少,施工方便。

3.确定一个盆地,判断原因:河流以中间集合,说明地势中间低,周围高。

4.引水工程选择一个地方,原因是:地势高,河流可以沿地形流动。

5.选择一个地方作为梯田的原因是地势平缓,坡度小。这里的梯田复垦不仅扩大耕地面积,而且有利于水土保持,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6.选择攀登路线的原因是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小,攀登容易。

高中地理与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海洋资源。

1.渔业资源集中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其原因是:大陆架水域浅水,日照充足,光合作用强;冷暖流的汇合或冬季冷水的上涌将营养物质带到海面。流入大海的河流带来了营养丰富的盐;浮游生物繁盛,鱼饵充足,容易形成大渔场。

2.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海岸带沿岸砂矿:大陆架浅海底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海盆石油、天然气、煤炭、硫、磷等矿产资源:深海锰结核(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

高中地理知识概述。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海陆分布:

1.海陆面积比:7%海29%陆。

2.陆地和海洋的分布非常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被海洋包围;大部分海洋在南半球,但南极被陆地包围。

3.无论地球如何划分,在任何一个半球,海洋都比陆地大。

27大洲和四大洋课本上的33页。

1.七大洲由大到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南北美洲、南极洲和欧洲海洋。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最大的陆地是欧亚大陆,最小的陆地是澳大利亚,较小的陆地是一个岛屿。最大的岛是格陵兰岛,向大海突出的部分是半岛。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许多岛屿统称为群岛。

6.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流、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洲和北美之间的边界:白令海峡。

7.七大洲的轮廓图

8.最大的大陆是亚洲,最小的大陆是大洋洲。

9.经度最宽的大陆纬度最高的大陆温度最低的大陆是:南极洲离南极洲最近的大陆是:南美洲。

10.大陆主要位于东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西半球各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11.大陆完全在北半球:欧洲和北美;南极大陆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陆:南极洲。

12.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大洋完全位于旧大陆:印度洋。

13.赤道穿过的大陆: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北回归线所经过的大陆:非洲、亚洲、北美洲。

南回归线所经过的大陆: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

被北极圈穿越的大陆:欧洲,亚洲,北美。

赤道和北回归线所穿过的大陆:非洲和亚洲。

14.以逆时针方向环绕南极洲的海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15.围绕北冰洋的大陆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亚洲、欧洲和北美。

16.与海洋接壤的大陆:教科书上七大洲四大洋地图的第33页。

各大洲临的大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一、沧海桑田

1、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地壳变化和海平面升降。

2、次要原因:人类活动。

3、证据: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的海生化石、中国东部海底发现的古代河流和水井等遗迹。

二、大陆漂移假说

1、魏格纳,德国科学家。

2、大约2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彼此相连,被海洋包围着。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个大陆,慢慢漂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三、板块的运动

1、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2、地球的岩石表面并不是单一的一块,而是由许多板块拼接而成。

3、板块在不断运动:地壳内部是稳定的;板块交会的地方,地壳更活跃。

4、火山带:集中在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带------喜马拉雅火山带。

5、板块运动:挤压和分裂。

6、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喜马拉雅山在抬升红海后几千万年后将成为一个新的海洋,地中海将消失。

欧洲高山: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相撞。

亚洲喜马拉雅: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的地方。

地中海将消失: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

红海将会扩张:印度洋板块正在与非洲板块分离。

美洲的科迪勒拉山脉系统: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和南极板块相遇。

7、海洋环境对陆地环境的判断。

如果你在一个地方发现了很多海洋生物的化石,这意味着它曾经是海洋。

如果你在一个地方发现了很多陆地化石,这意味着它曾经是陆地。

高中地理知识概述。

(1)位置:

经纬度位置:(100E-140E)(10S-20N)。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是亚洲与大洋洲的过渡地带。

(2)范围: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是亚洲纬度最低的地区。

东南亚主要国家:中南半岛唯一的内陆国家:老挝马来群岛东南亚最大的国家,人口最多,横跨两大洲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

二、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特征:

半岛北部地势较高,山脉呈棕榈状,向南延伸。河流下游及河口为冲积平原(河流水文特征:自北向南流,流域面积小,落差大,水能丰富)。马来群岛以山地为主,起伏较大,地势较高,沿海有狭窄的平原,火山和地震多。

2.气候特征:

中南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内部平原和河谷地区常年高温,两季降水少,属热带草原景观。马来半岛向南延伸,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雨量充沛,形成热带雨林景观。

3.板块活动与地质灾害:东南亚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处,地壳运动活跃,火山地震多。

三、居民和经济

1.东南亚人口密度大,华侨人数众多。华侨华人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农业:

农业生产条件:东南亚地处热带,光照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火山灰形成土壤肥力高,盛产水稻和多种热带经济作物。

主要产品:大米、橡胶、油棕、金鸡纳、香蕉、大麻、椰子、锡、油等丰富的森林资源(主要大米出口国:泰国、缅甸、越南;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泰国;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马来西亚;最大的椰子产地:印度尼西亚(生产),菲律宾(出口);最大的香蕉麻生产国:菲律宾)。

热带种植园农业得到了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工业原料(单一的殖民地经济:只生产几种或几种作物。

3.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制造业(一般发展劳动密集、资金周转快的轻纺工业和装配工业);扩大农矿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旅游)。

4.存在的问题:严重依赖外资和技术,生态环境恶化,区域差距特别是城乡差距扩大。

马六甲海峡和横贯亚洲铁路。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唯一通道。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东亚和南亚、东非的唯一通道。它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2.新加坡的兴起:东南亚有“十字路口”之称,而马六甲海峡是这一“十字路口”的咽喉,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东端,扼马六甲海峡出入口,是经过该海峡航线上的必经之路,又有良好的筑港条件。重要的交通位置和繁忙的交通促进了新加坡转口贸易业、服务业、金融业、石油加工、船舶修理制造业等的发展。

3.泛亚铁路修建的意义:合理布局交通网;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双边贸易;节省了运费和运输时间;加快了湄公河流域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高中地理知识概述。

(1)悠久的历史

地理位置范围: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主要分布在北纬10 - 30度之间。

内陆国家:尼泊尔、锡金、不丹(都与中国相邻)。

沿海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与我国相邻)。

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宗教及居民:斯里兰卡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以佛教为主;尼泊尔主要是印度教徒。

(2)自然条件

地形:北部是喜马拉雅山,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印度河:源出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

恒河:主要分布在印度,它向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流入孟加拉湾。

热带季风:全年高温,雨季为6月至9月,旱季为10月至次年5月,西南季风灾害,孟加拉国受灾最严重,印度东北部的切拉邦奇处于西南季风的上风坡,降水全球最多。

热带沙漠:西北部降雨量稀少,原始森林遭到破坏。

南亚比同纬度地区更温暖,因为北部有高山阻隔。

高中生物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三)

1.概念和方程: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通过叶绿体储存能量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总方程是CO2+H2O (CH2O)+O2。

写出方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光合作用中有水分分解。虽然方程的乘积一侧没有写水,但水实际上是生成的;(2)不能写成。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公式应从光合作用的部位、叶绿体条件、二氧化碳等光能原料和碳水化合物、氧气等水产物等方面掌握。

2.光合作用过程: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 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

b 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暗反应阶段:CO2固定:CO2+C5 2C3。

b 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 (CH2O)+C5。

高中生物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四)

1.生物进化:首先,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提供了可能;第二,O2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臭氧(O3)吸收紫外线辐射,降低了太阳辐射对生物的影响,使水生生物有可能到达陆地。第三,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量有机物为高级异养生物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2.现实意义:要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必须满足光合作用所要求的条件。植物在内部条件下(适当密植)所需要的各种矿物元素光合作用的面积,以及在充足的外部条件下的原料(CO2和H2O),都应提供适当的光照,进行长时间的光合作用。

以上知识点是由互联网小编总结整理的。更多信息,请关注互联网。

文章标签: 知识点   必考   高中生物   

免责申明:本文由97高考网代为发布,不代表97高考网立场,资讯内容观点均来源于互联网,只作为初中、高中、高三、高考复读学校、艺考等知识科普,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97gaokao.com/gaokaobeikao/gaozhongshengwu/160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