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高考大纲修订方案及分析,2023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之语文备考,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关于2023年普通高考大纲修订方案及分析,2023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之语文备考,下面开始吧。
2023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
地理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要求学生从3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2023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
思想政治
对学科“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项能力考核目标的解析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补充试题样例加以说明,进一步明确考查要求。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突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强调德育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

2023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之数学备考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高三理科数学备课组何文娟表示,新修订的大纲对能力立意有所加强,增加了数学文化知识考察。数学回归全国卷对三视图、算法、立体几何和概率统计考察难度有所提升,圆锥曲线和导数大题入手较以前要容易些,中档题增加了,难易程度趋于平缓。这就要求学生回归教材,强化概念的理解和迁移,更注重基础的学习,按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南雅中学教务处主任、数学高级教师石向阳认为,此次考纲最大的变化在于对能力要求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同时对能力要求进行了加细说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他预测2023文理科试卷难度与2023全国卷保持稳定。
大纲强调了核心素养考查,所以对于今后的数学复习来说,学生应该着重抽象思维能力、直观想象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不要无目的性地选择大量套题练习,要有意识地选取包含多知识点相融合的综合题来训练,在选取训练题方面,可以在老师指导和帮助有效地进行。
2023年普通高考大纲修订方案及分析
距离高考还有8个月,一纸通知给部分学生和老师带来了新的焦虑。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关于2023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除英语外有8个科目的考试内容进行调整,物理考试的范围更是“增加一本书”,超出课程标准要求。有教研员质疑大纲内容“说变就变”,与高考改革“三年早知道”的原则相悖。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往年多在年末的11、12月份或次年初发布。今年10月发布,时间有所提前。
根据《通知》,英语大纲没有变化,语文、数学、物理等8个科目有所调整。例如,语文大纲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取消修订前二选一的选考模式;数学则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在现行考试大纲三个选考模块中删去“几何证明选讲”。
值得注意的是,物理的必考内容变化较大。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选修2-2、3-3、3-4和3-5,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 5的内容列为必考。
教育部考试中心称,这一调整“顺应了课程标准修订的趋势”。有分析认为,选修3-5中涉及了原子物理、动量和动能问题,与当下国家科技发展的热点相符,更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但考试范围“增加一本书”,复习量和难度都有所增加。
2023高考大纲解析一:物理调整为何超出课程标准要求
“在保证考试大纲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考试内容改革成果,确保高考内容改革的顺利推进。”《通知》对2023年高考大纲修订的基本原则作出如上表述。
不过,有专业人士对《通知》提出质疑。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教研培训部副主任、物理教研员战青指出,《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里有明确规定,模块3-5是选修和选考内容。新的高考大纲却将其改为必考,超出了课标要求,对于未选修3-5模块的学生不公平。
据悉,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南都查阅发现,模块3-5在课标中确为选修,主要包括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及波粒二象性的相关内容。
按照课标的表述,报考高等学校的学生,考试内容应包含共同必修课程物理1、物理2,以及部分选修模块。选修模块考试内容的选择,应根据报考学校的类别与专业的需要确定。
2023高考大纲分析二:阅读量增加就能带来能力提高
按照修订后的大纲,语文考试的阅读量增加,以往可以二选一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将作为必考内容。加上原来必考的现代文阅读,2023年的考生要做三篇阅读。
为何要进行这样的修订《通知》里有简单的解释: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但前述语文老师认为,现在学生的学习量太大,不是单纯的量大就有利于能力的提高。
2023高考大纲分析三:是否违背“三年早知道”原则
2023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在当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加强高考改革的风险评估,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提前公布高考改革方案。
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一些调整没有做到“三年早知道”,政府教育部门和考试部门的理由是属于“微调”,并非“重大”教育决策。“高考影响千家万户,再 微小 的调整也会影响到考生。”熊丙奇说,不能政府教育部门和考试部门认为是“微调”,就可以提前调整。
部分师生则选择冷静应对。有教师说,大纲调整对复习时间和安排有影响,但大家面临的都是同样的变化和难度,就考试公平性而言问题不大。另有专家表示,调整内容在全部考试中占比有限,考生不必过于恐慌。
2023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
汉语
1.考试科目名称由“汉语文”更改为“汉语”。
2.新增“考核目标与要求”,明确考核目标是考生的汉语运用能力,并结合汉语的学科特点,确定了不同层级的具体要求。更注重对能力的考查,由传统的知识化的表述转向能力化的表述。
3.调整试卷结构、强化能力立意。调整I、II卷分值比例,减少对记忆性知识的考查,并根据考生群体的特点增加对读、写能力进行考查的试题。阅读材料由一篇调整为两篇,文体覆盖更全面。
4.优化考试内容。增加了对文言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考查的试题。
2023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之历史备考
从总的趋势来看,历史高考是呈现整体难度降低的趋势。这是南雅中学陈湘辉老师、麓山国际实验学校袁浩老师、周南梅溪湖中学李建荣老师的共识。
南雅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长陈湘辉认为,建贯通中外古今的知识体系,特别注重对历史分期和阶段特征的掌握,用历史分期和阶段特征去引领把握具体的知识点。在做题时,要把试题套入到知识体系中,对知识的运用要能做到随用随取,活学活用。在平常做题中,不断用新知识去完善已有的知识体系。
他指出,要特别注意提高选择题和开放题的答题能力,这是历史能否打高分的关键。
周南梅溪湖中学历史学科召集人、备课组长李建荣老师:建议学生在复习三本选修时,应重在史料阅读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的训练与提升,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从近年来的选修考题来看,一般都不会就教材内容而考,往往是教材中没有涉及的。
2023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之英语备考
虽然此次2023高考考纲调整没有具体涉及到英语科目,但从导向上指明了方向。
南雅中学高三英语科备课组长向家祥表示,考试的导向性预计有所调整。命题将凸显育人导向,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在试卷上表现为:1)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2)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3)词汇、语法和语用知识运用能力;4)书面表达能力。
他的备考建议是:一、语言知识方面,考生要掌握并能运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和话题,词汇量为3500左右。认真对待每次考试中所犯的错误,即使总结、反复操练相关的知识要点;二、重视语感的培养,坚持多听、多读。备考阅读理解训练时,要注意限时训练,至少要在15分钟内做两篇,或35分钟内完成一套题中的阅读部分。同时要注意精听与泛听、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在备考中,要注意完形填空训练必须与阅读相结合,体会语义,体会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三、写作方面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包括高级词汇和多样句型的运用。同时,注意规范答题,书写工整,卷面整洁,避免非智力因素的失分;四、认真研读近年高考真题,准确把握高考命题动向,做到复习有的放矢,保证实效。
2023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
语文
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3.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2023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之语文备考
南雅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潘泽军认为,新修订的大纲,卷面阅读量更大。阅读由四个文本增加到五个,分别是:论述类文本、文言文文本、古代诗词文本、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尽管大阅读的题量会有调整,但是增加一个1700字左右的阅读文本,需要阅读和消化的时间。新修订的大纲难度相应有所增加。阅读量更大本身就增加了考试难度;另外,古诗文这块增加“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考查也增加了备考的难度,这个知识点从2023年全国课标卷就已经开始考查了,感觉文言文阅读的得分率在下降。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佘志斌指出,2023年语文学科不是增加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而是把以前的二选一变为必做,也就是说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道阅读题。其意图有二:一是纠偏,前几年的选做题,每一年的情况大体相似,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同学都选实用类文本,有些学生甚至有些学校专其一点,完全放弃文学类文本,这种应试现象是大家所不愿看到的;二是语文学科也要拉开档次,长期以来,语文地位不高,在各个学校都不受重视,其中一个现实的原因,就是高考语文分数差距不大,增加考题,让语文素质好的同学在学科中也能展示优势,当然也有人担心,题目增多做不完,我觉得高考本来就是选拔考试,跟其他学科一样,有些学生做不完是很正常的事情。
潘泽军老师曾对自己带的班做过统计,今年高三入学考选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人均分只有17.6分,而选择人物传记文本阅读的,人均分21.5,选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人均得分多了将近4分。因此第一次月考,百分之九十几的学生选做实用类文本。这样,学生很重要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被老师和考生淡化了。
2023年普通高考大纲修订方案及分析,2023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之语文备考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2023年普通高考大纲修订方案及分析,2023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之语文备考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