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2023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之物理备考,最近很多人在关注2023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2023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之物理备考,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23高考物理大纲
(上下滑动查看)
新考点
氢原子能级跃迁:原子物理中近5年未考的氢原子能级跃迁在全国卷Ⅰ中出现。
新题型
题型改变:选修3-3中第33题第(1)题,将原来5选3的选择题改成了填空题。
新考法
1.拓宽实验考查范围
电学实验中,全国卷Ⅰ和卷Ⅲ分别考查扩大电流表量程和将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卷Ⅱ考查二极管在恒定电流条件下的正向电压与温度的关系。
2.考查内容和形式调整
电学计算中,全国卷Ⅰ、卷Ⅱ由去年的压轴题位置25题调至24题,考查内容由电磁组合场变为单一场,Ⅲ卷涉及重力场。

2023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能力
2. 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 分析综合能力
4.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和分析。
5. 实验能力
能独立地完成表 2、表 3 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在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并且,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论证解决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和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要求,考试大纲把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内容有 5 个模块,选考内容有 2 个模块,具体模块及内容见表1。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 2 个选考模块中选择 1 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必考和选考的内容范围及要求分别见表 2 和表 3。考虑到大学理工类招生的基本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得削减每个模块内的具体考试内容。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 2 和表 3 中用数字Ⅰ、Ⅱ标出。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 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相当。
2023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之物理备考
南雅中学高三物理备课组长龚逸尘表示,物理科目的五种能力中,“分析综合能力”和“实验能力”对学生要求很高,但只是在压轴题中加以体现。大部分试题主要考核“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狠抓基础,做好基础题、中等题,摈弃偏、难、怪题。他指出,由于一轮复习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建议一轮复习结束后再学习3-5的内容。高考试题逐步在降低难度,因此不要做太难的题,重点放在动量这一章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上。
周南梅溪湖中学物理备课组长黄小满老师建议在教学中对模块3-5的内容拆分成三部分,在复习其他模块知识的过程中,以拓展的方式进行教学。动量的学习,可以在力与运动、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的复习之后进行。从物体相互作用的角度,得到系统动量守恒,然后引入动量和动量定理。这样可以增强力学知识的系统性,也可以丰富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如果学生还选学模块3-3,在气体的压强部分可以继续复习有关动量的内容。有关“波粒二象性”的教学,如果学生选学模块3-4,可以放在“光的反射和折射”复习之后,从对光的本性的研究角度进行拓展,既是知识的比较、认识的深入,也提高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内容自成体系,可以在复习的最后学习。当然,面对高考试题考查方式越来越灵活这一趋势,只有夯实基础、转变观念、提升能力,才能应对自如。高考无论怎么考,都是考教材。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做到对教材知识心中有数,“以不变应万变”。
文章分享结束,2023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2023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之物理备考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