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7高考网!

复读学校全国城市

咨询热线 400-155-6338

位置: 首页 > 高考备考 >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必考知识汇总,必背知识点梳理归纳

时间:2024-05-07 12:27:00来源:97高考网

高中历史必考知识汇总,必背知识点梳理归纳,我们在历史学考复习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查漏补缺,分层推进,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对每个学生的历史学考情况都要了解清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要抓两头促中间,抓好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答题习惯,锻炼其考试心理素质,提高历史学考的复习效率。

高中政治必考知识点汇总

关于核心的说法: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是矛盾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谈生存,谈发展。

人类社会生产和存在(或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材料的生产方式。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关于关键的说法:

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人们解决矛盾(问题)的重点是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

关于属性的说法: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又称商品的两要素或二元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可以说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也可以说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共同属性、独特属性、社会属性)。

矛盾(又称二元性)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冲突性。

物质的基本性质是运动(唯一区分物质的性质是客观实在性)。。

关于特点的说法: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是注重实用性、实用性和整体性。

关于前提的基础。

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作为同其他国家发展经济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拓宽舆论渠道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公民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享有知情权。

我国政党制度的前提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文化多样性(也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人理解事物的基础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标志的说法: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可以说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一个有权威的政府和一个没有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是政府的管理是否得到人民自觉的认可和服从。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科技成果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媒体真正开始传播标志印刷,向公众传达信息。

传统建筑(又称冻结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入(差异: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而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悠久历史的见证)。

关于实质的说法: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进步和崛起,旧事物的消亡。

关于决定的说法: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

民族性格和民族利益决定了我们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辩证法的精神是革命性的、批判性的、创新性的。

关于宗旨的说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宗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们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政府的宗旨)。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我们外交政策的目的是维护我们的独立和主权。

关于本质的说法: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的象征。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关于灵魂的说法:

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其主权(或统一且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马克思主义活灵魂的具体分析。

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可以说是维系中国人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促进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强大精神力量)。

关于根本的说法: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举措。

关于主题的说法: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新时代爱国主义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支持祖国统一。

关于相对绝对、有无条件的说法:

运动是永恒的,绝对无条件的。

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无条件的。

有关相对具体的和有条件的。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休息是暂时的,相对有条件的。

矛盾双方的统一是相对有条件的(包括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也是相对有条件的)。

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关于“三个代表”的说法:

如何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关键是与时俱进。核心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关于出发的说法: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唯物主义世界观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把意识性的东西做为出发点,如真理、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思想、三个代表思想等)

关于精神火炬的说法:

传统文艺。

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火炬,中华民族的精神。

关于原则的说法: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WTO include the principle of non-discrimination, the principle of market access, the principle of reciprocity, among which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principle of non-discrimination, including the principle of most-favored-nation treatment and the principle of national treatment。

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最重要的特点)是民主集中制。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注意区分民族区域自治是一项基本民族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建设受人民欢迎的文化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

关于方针的说法:

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要坚持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关于治本之策的说法:

规范市场秩序的基本国策应是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

关于战略的说法: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坚持引进与走出去相结合。

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关于政治制度的说法:

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称政体)。。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政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关于基本要求的说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要求和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实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到群众中的工作方法。

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关于集中表现的说法: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集中在物质物质生产方式的物质性上。

关于基本国策、(政策)的说法:

促进社会统一的基本国策是一国两制。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民族政策。

我国的基本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我们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是对外开放。

必考知识汇总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简介:春秋时期,鲁国人,三家合一创造;诗书赠易春秋乐。

2、学说:

政治理论:A仁(仁者)B理(自复)C为政治德性。

哲学观(命运恐惧):崇拜神灵,与他们保持距离。

教育思想:课堂上没有因材施教的学生是知识,是不懂的;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老师带头。

3、历史地位:

他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它对世界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后人将孔子的言行整理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受到后世的景仰。

(二)老子:

1、传记:道家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政治理论:无为而治。

3、历史地位:

他是中国哲学中第一个探索宇宙起源的哲学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1. 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是产生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

2、一个政治分裂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和表达自由。

3、私立学校兴起,教育比较普及,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4、在动荡的兼并形势下,各国的主权都想要称霸,争夺霸权,所以他们甚至试图招募有尊重和价值的人才。

(2)儒家:孟子、荀子。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

A仁政学说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他被称为Subsaint。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性恶论c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被视作儒家异端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1、墨子:墨家的创始人。

2、墨家思想:爱而不攻,守善而俭之力。

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

它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的利益,特别是手工业群众的利益。

战国时期曾经很突出,后来被忽视了。

(四)道家

1、庄子与道家

2、庄子思想:天人皆自由,天人皆自由。。

(五)法家

1、韩非与《韩非子》

2、韩非的思想:

法律和权力的结合创造了中央集权的君主政体。

今天将战胜古代的改革创新。

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它适合威权集权的需要。

在后世,儒学与儒学相辅相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六)兵家

1、《孙子兵法》

2、孙膑与孙膑的《兵法》:强调战争规律。

(七)形成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1、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规范。

2、道教:形成中国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

3、法家学说:变法思想已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和政治家的理论武器。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最易考离子方程式汇总

一种常见的离子反应。

1、复杂离子反应:例如:ag++ Cl-=AgCl 2h++ CO32- =CO2 +H2O。

2、取代反应类型:如Zn+2H+=Zn2++H2 Cl2+2I-=2Cl-+I2。

3、水解盐类型:例如:NH4++H2O==NH3·H2O+H+ CH3COO-+H2O ==CH3COOH+0H-。

4、络合物氧化还原原型:例:MnO4-+5Fe2++8H+=5Fe3++Mn2++4H2O此外,离子反应产物中还存在络合物。

写出双离子方程的规则。

1、只能将强电解质(指溶于水中的强电解质)写出离子形式,其它(包括难溶强电解质)一律写成分子形式。如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aCO3+2H+=Ca2++CO2↑+H2O 因此熟记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强电解质能溶于水是写好离子方程式的基础和关键。

2、对于不发生水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如铜与浓H2SO4反应,浓H2SO4与相应固体物质反应生成HCI、HF、HNO3, Ca(OH)2与NH4Cl反应生成NH3等,离子方程不能写。

3、虽然碱性氧化物是强电解质,但它们只能用化学方程式写成离子方程式,如CuO与盐酸的反应:CuO+2H+=Cu2++H2O。

4、有酸式盐参加的离子反应,对于弱酸酸式根离子不能拆成H+和酸根阴离子(HSO4-除外)。 如NaHCO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HCO3-+OH-=CO32-+H2O不能写成:H++OH-=H2O

5、在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时,先写出参与反应的离子,然后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再用观察来平衡和补充其他物质;在写盐水解的离子方程时,需要先写出水解的离子,再确定产物,再平衡补充水分子。

6、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即离子方程式不仅要配平原子个数,还要配平离子电荷数和得失电子数。如在FeCl2溶液中通入Cl2,其离子方程式不能写成: Fe2++Cl2=Fe3++2Cl-,因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应写成:2Fe2++Cl2=Fe3++2Cl-。

7、离子方程中局部系数的减小不应破坏整体的关系量,如稀H2SO4与Ba(OH)2溶液的反应。写Ba2++OH-+H++SO42-=BaSO4+H2O是错误的,正确的是Ba2++2OH-+2H++ SO42-=BaSO4+ 2H2O。

文章标签: 知识点   高中历史   必考   

免责申明:本文由97高考网代为发布,不代表97高考网立场,资讯内容观点均来源于互联网,只作为初中、高中、高三、高考复读学校、艺考等知识科普,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97gaokao.com/gaokaobeikao/gaozhonglishi/169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