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7高考网!

复读学校全国城市

咨询热线 18328147259

位置: 首页 > 历史辅导 > 高一历史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必背要点精选

时间:2023-12-04 09:18:16来源:97高考网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必背要点精选,很多学生想知道高一地理必修的两个点是什么。下面是一些相关资料的整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一、 环境承载力

1、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所能承受的人口数量。

人口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指该国家或地区在政府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文化水平条件下,利用当地资源和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所能维持的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量,资源环境、人口容量、生活文化消费决定消费量。

最重要的因素:在所有因素中,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中国人口容量正相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负相关,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正相关。

4、环境种群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合理的人口容量:俄罗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优人口数量是一个理想的虚数,在合理的生活方式能够保证健康的生活水平而不妨碍未来人口的生活质量的前提下,难以确定准确的数值。

2、意义:重要的是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进而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3、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一、集合有关概念

1. 集合的含义

2.集合中元素的三个属性。

(1) 元素的确定性,

(2) 元素的互异性,

(3) 元素的无序性,

3.{}例如:{我们学校的篮球运动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你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或N * N +整数集Z有理数集问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IR | x-3>2}, {x |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 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和B相同。

反之:集合A不包含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为A B或B A。

2. 相等关系:a = b(5 5,且5 5,则5=5)。

例如:set A = {x | x2-1 = 0} B ={1,1}相同的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即:任何集合都是自身AIA的子集。

固有子集:如果AIB和A B,则集合A是集合B的固有子集,记为A B(或B A)。

如果AIB, BIC,那么AIC。

如果AIB和BIA都是,那么A等于B。

3.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为。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的固有子集;U是n个元素的集合,有2n个子集,2n - 1个固有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操作类型:交集并集补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 B(读作‘A交B’),即A B={x|x A,且x B}.

由集合A或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和B的并集,记住:A, B(发音为A和B),或A B = {x | A, x或x B})。。

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由S中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子集A在S中的补集(或辅集)。。

四、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设一个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一个中合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B为从集合到一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 = f (x), x,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一个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 (x) | x}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

1.定义域: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求函数定义域的主要依据是。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4)指数 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

(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

(7)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u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参见教材第21页相关例2)。

2.值域 : 先考虑其定义域

(1)观察法

(2)配方法

(3)代换法

3.函数图知识归纳。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y = f (x) (x)中的x为横坐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 (x, y)的集合C,叫做函数y = f (x) (x)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 y)均满足函数关系y = f (x),反过来,以满足y = f (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 y为坐标的点(x, y),均在C上。

(2) 画法;

A、描点法

B、图象变换法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

1) 平移变换

2) 伸缩变换

3) 对称变换

4.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 闭区间 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3)区间的数轴表示

5.映射

一般情况下,设A和B是两个非空集。如果根据某个定对应规则f,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成员x,在集合B中有一个唯一的定成员y与之对应,那么对应的f:A B就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称为f:A B。

6.分段函数

(1)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

(2)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

(3)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交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补充:复合函数:如果y = f (u) (u of M), u (x) = g (A) x,则y = f (x)] [g = f (x) (x)一个复合函数称为f g。

五.函数的性质

1.函数的单调性。

(1)增函数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区间D称为y=f(x)的单调增区间.

如果在区间D上取参数x1 x2的任意两个值,当x1<对于x2, f(x1)大于f(x2)所以f(x)在这个区间上是递减函数。区间D叫做单调减去区间y=f(x)。

注意: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属性。

(2) 图象的特点

如果函数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上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在单调区间上增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上升的,减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下降的.

(3).函数单调区间与单调性的判定方法

(A) 定义法:

○1 任取x1,x2∈D,且x1<x2;

○2 作差f(x1)-f(x2);

○3 变形(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

〇4定号(即判断差f(x1)-f(x2)的正负)。

〇5下结论(指出函数f(x)在给定的区间D上的单调性)。

(B)图象法(从图象上看升降)

(C)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复函数f[g(x)]的单调性与其组成函数u=g(x)、y=f(u)的单调性密切相关,其规律为:同增不同减。

注意:函数的单调区间只能是其定义域的子区间,具有相同单调区间的区间不能写成并集。。

2.函数的奇偶性(整体性质)

(1)偶函数

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偶函数;

(2).奇函数

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奇函数;

(3)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图象的特征

偶函数的图像是关于y轴对称的;奇函数的图像是关于原点对称的。

使用步骤定义函数的奇偶校验。

〇1 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并判断其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确定f(-x)与f(x)的关系;

○3作出相应结论:若(- x) = f (x)或f - f (x) = 0 (- x),则f (x)是偶函数;若f (- x) = - f (x)或(- x) + f (x) = 0,则f (x)是奇函数。

(2)由 f(-x)±f(x)=0或f(x)/f(-x)=±1来判定;

(3)利用定理,或借助函数的图象判定。

3、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1)函数的解析式是函数的一种表示方法,要求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时,一是要求出它们之间的对应法则,二是要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2)求函数的解析式的主要方法有:

1) 凑配法

2) 待定系数法

3) 换元法

4) 消参法

10.函数最大(小)值(定义见课本p36页)

〇1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配方法)求函数的最大(小)值。

○2 利用图象求函数的最大(小)值

〇3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函数的最大(小)值。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单调递增,在区间[b,c]上单调递减则函数y=f(x)在x=b处有最大值f(b);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单调递减,在区间[b,c]上单调递增,则函数y=f(x)在x=b处有一个最小值f(b)。

生物必修二重点知识点整理

遗传的基本规律

1.基因分离定律:当两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无性系杂交时,后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接近3:1。

2.基因分离规律的本质是:在杂合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减数分裂中形成配子,等位基因会随着分离而分离,分别变成两个配子,独立地带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4.基因自由结合规律的本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结合不相互干扰。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结合,在基因自由结合规律的范围内,一个拥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最多可产生2n个配子。

细胞增殖

1.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与原来的生殖细胞相比,新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减少了一半。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缔合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表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两条同源染色体随机移动到哪个极点,因此不同的染色体对(非同源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4.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然后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精子。

5.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6.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中,减数分裂和受精对于维持每个生物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恒定数量以及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

基因的本质

1.Dna的化学结构:Dna是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它的基本元素是c h o n p等;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三部分组成:一个脱氧核糖一个含氮碱基和一个磷酸;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四种Dna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核苷酸,即腺嘌呤(A)脱氧核苷酸;鸟嘌呤(G)脱氧核苷酸;胞嘧啶(c)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T)脱氧核苷酸;组成四种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和磷酸都是一样的,所不相同的是四种含氮碱基:ATGC; Dna是由四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聚合而成的脱氧核苷酸链。

2.DNA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与磷酸相间排列在外侧,形成两条主链(反向平行),构成DNA的基本骨架两条主链之间的横档是碱基对,排列在内侧相对应的两个碱基通过氢键连结形成碱基对,DNA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确定了,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也就确定了。

3.DNA的特性:稳定性:DNA分子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和两条链之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是稳定不变的,从而导致DNA分子的稳定性;多样性:DNA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碱基对的排列方式:4 n (n为碱基对的数目);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构成了DNA分子自身严格的特异性。

4.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碱基含量计算中的应用:①在双链DNA分子中,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是相等的,占整个分子碱基总量的50%;②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嘌呤之和与嘧啶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中相应的比值互为倒数;③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的比值(A+T/G+C)与其在互补链中的比值和在整个分子中的比值都是一样的。

5.DNA的复制:①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②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③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④过程: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随的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不断地延长,同时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互相盘绕成螺旋结构,c、形成新的DNA分子;⑤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⑥结果:一个DNA分子复制一次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⑦意义: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给子代,从而使前后代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⑧准确复制的原因:DNA之所以能够自我复制,一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为复制提供模板;二是因为它的碱基互补配对能力,能够使复制准确无误。

6.DNA复制的计算规律:每次复制的子代DNA中各有一条链是其上一代DNA分子中的,即有一半被保留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则形成2 n个DNA,但含有最初母链的DNA分子有2个,可形成2 2 n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最初脱氧核苷酸链的有2条子代DNA和亲代DNA相同,假设x为所求脱氧核苷酸在母链的数量,形成新的DNA所需要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为子代DNA中所求脱氧核苷酸总数2 nx减去所求脱氧核苷酸在最初母链的数量x。

7.确定核酸类型:首先,根据不含U的T的存在来判断该核酸是否为DNA,而由于双链DNA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A=T,G=C,单链DNA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来判断是双链DNA还是单链DNA。

染色体变异

1.染色体组的概念和特点:个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细胞中包含若干染色体组,称为倍体;然而,那些直接由配子发育而来的,无论它们含有多少染色单体,都是单倍体。

2.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①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细胞内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②根据基因型判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根据细胞的基因型确定控制每一性状的基因出现的次数,该次数就等于染色体组数;③根据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数确定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组数=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染色体形态数。

人类遗传病

1.判断顺序及方法

显性或隐性遗传病的判断方法:看患者总数。如果每一代都有很多患者,这是显性遗传。如果某一代或每隔一代只有少数患者,则为隐性遗传。。

首先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X染色体遗传病:按性别看患者数量。如果男女患者数量基本相同,则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如果男女患者数量有明显差异,则为X染色体遗传病(特别是:如果男性患者数量远远多于女性患者,则判断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2.常见单遗传疾病的分类。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假性发热)。

发病机制: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性患者将疾病基因从女儿传给孙辈(交叉遗传)。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

发病机制: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症特点:多例患者,多代连续发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特点:患者少,患者个体产生,一般不连续遇到常染色体型,只推测基因,与X Y无关。

3.多遗传疾病:唇裂无脑畸形患儿的原发性高血压、幼年糖尿病。

4.染色体异常:21三体(患者多出了一条21号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患者缺少一条X染色体)。

5.优生措施:禁止近亲结婚(禁止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三代以内结婚);遗传咨询、体检以备日后疾病分析;提倡适龄生育;产前诊断。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革命在一月和十月爆发的历史条件。

1、根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重要原因: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各种矛盾尖锐。

3、主观原因:有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4、直接原因:一战使各种矛盾激化。

二、革命过程

1、二月革命

①性质:资产阶级革命(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革命任务是_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

②结果:_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2、《四月提纲》

(1)内容

指出俄国形式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②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实行土地改革,并退出战争。

(2)影响

①提出了由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成为了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

3、七月事件

七月的事件是俄国革命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两个政权共存的结束。布尔什维克确立了武装起义的政策。

4、十月革命

(1)1917年11月6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武装工人、士兵起义,_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2)召开了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内容。

代表苏联向工程师们宣布所有权力。

②颁布《和平法令》

③颁布《土地法令》

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2、在很短的时间内,经济文化不发达的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势力和剥削阶级统治的束缚,建立了新的无产阶级政权,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3、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寻求解放开辟了新的道路。

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中元素的三个属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快乐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 a, p, y。

(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例如:{我们学校的篮球运动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 ={我校的篮球队员},b ={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XKb1.Com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为: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xIR | x-3>2}, {x |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集合B,或者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为AB或BA。

2.相等关系:A=B(5 5,和5 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ÍA

固有子集:如果AIB和AB,则集合A是集合B的固有子集,记为AB(或BA)。

如果AIB, BIC,那么AIC。

如果AIB和BIA都是,那么A等于B。

3.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为。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的固有子集。

4.子集个数:

n个元素的集合,有2n个子集,有2n-1个固有子集,有2n-1个非空子集,有2n-1个非空固有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运算类型交集并集补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由集合A或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和B的并集,记住:AB(发音为A和B),即AB = {x | xA,或xB})。。

基本初等函数

一、指数函数

(1)指数和指数的运算。

1.根的概念:一般来说,如果,则称为第二根(nroot),其中>1, *。。

当是奇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次方根是一个负数.此时,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式子叫做根式(radical),这里叫做根指数(radicalexponent),叫做被开方数(radicand).

当它是偶数时,有两个正的根,它们彼此为负。在这种情况下,正数的正根用符号表示,负根用符号-表示。正负的th根可以组合成(>0).由此可知,负数没有偶数根;任意根0都是0,设它为0。

注:当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指出: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那么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也同样可以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

3.实指数幂的性质。

(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将函数称为指数函数,其中x为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不能为- 0和1。。

2、指数函数的图和性质。

函数的应用

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使实数称为函数零点。

2、函数零点的含义:函数零点是方程的实根,即函数像与坐标轴交点的横坐标为。

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求法:

求函数的零点:

1(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

2(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

二次函数.

1) >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 =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 <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文章标签: 知识点   必背   必修   

免责申明:本文由97高考网代为发布,不代表97高考网立场,资讯内容观点均来源于互联网,只作为初中、高中、高三、高考复读学校、艺考等知识科普,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97gaokao.com/lishi/gaoyilishi/113102.html